成语拼音:bǎi sī bù dé qí gù
成语解释:百:多次;思:考虑,思考;故:原因。指经过百般思索仍旧不能找到其原因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鸡不代伏,又何以传种至今也。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不可思议
繁体字形:百思不得其故
英文翻译:I can't think of the reason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思:[sī]1.想,考虑,动脑筋: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想念,挂念:思念。思恋。相思。3.想法: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姓。[sāi]〔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于思者如故矣”。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故:1.事情;事故:细故。变故。2.缘故;原因:无故缺勤。不知何故。3.故意;有意:故作镇静。明知故犯。4.所以;因此:因大雨,故未如期起程。5.姓。6.原来的;从前的;旧的:故址。故乡。依然故我。7.朋友;友情:亲故。沾亲带故。8.(人)死亡:病故。染病身故。父母早故。
哎呦喂,这个“百思不得其故”到底是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绞尽脑汁也想不通为啥会发生某件事嘛!比如你精心准备了三个月的方案,老板看了一眼就说“不用了”,这时候你抓破脑袋也搞不懂问题出在哪儿,这不就是典型的“百思不得其故”现场?
等等,为啥非得用这个成语呢?你品,你细品——它比“想不通”多了种文绉绉的困惑感,还带点文人的倔劲儿。就像你闺蜜突然拉黑你,你翻遍聊天记录八百遍也没发现哪里得罪她了,这时候用“百思不得其故”是不是特别有画面感?
那这成语只能用在负面场景吗?嘿,格局打开!你看老张研究自家猫主子为啥总爱蹲键盘,观察了俩月发现是笔记本散热口暖和。这过程虽然折腾,但最后恍然大悟的快乐,不正是“百思”之后最爽的结局吗?所以说啊,搞不懂的时候别急着上火,说不定惊喜就在拐角处。
话说回来,咱们现代人遇到“百思不得其故”的情况是不是变少了?毕竟现在有搜索引擎嘛!但你别不信,上周我盯着智能马桶的冲水按钮研究了半小时,死活想不通它为啥会感应失灵,结果发现是熊孩子贴了张奥特曼贴纸——你看,科技再发达也架不住人类的神操作。
要我说啊,遇到想不通的事别死磕,先喝口肥宅快乐水缓缓。就像玩拼图少了一块,你满屋子找得抓狂,结果发现那块就在茶几底下反着放。生活嘛,有时候答案就藏在最显眼的地方,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