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ǎi chǐ wú zhī
成语解释:比喻罕见的大而有用之材。
成语出处:汉 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罕见的人才
繁体字形:百尺無枝
英文翻译:Without branches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货。百科全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精神百倍。百闻不如一见。
尺:[chǐ]1.市制长度单位。10寸为1尺,10尺为1丈。1尺约合33.33厘米。2.泛指量长度和画图用的器具:卷尺。丁字尺。3.像尺的东西:计算尺。[chě]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相当于简谱的“2”。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枝:[zhī]1.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2.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3.古同“支”,支持,分支。[qí]古同“歧”,岔。
哎呦喂,今儿咱来唠唠成语“百尺无枝”咋用。你瞅瞅这词儿,字面意思就是百尺高的大树光溜溜没分叉,说白了就是形容事物高大挺直、完美无缺。那这成语搁现在能咋用?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
比方说老张家的儿子考上了清华,街坊邻居都夸:“这孩子跟百尺无枝的松树似的,从小就没走过歪路!”(您品品,这比喻既夸了成绩又夸了品行)再比如看直播时刷到个手工匠人,有人弹幕飘过:“这木雕手艺真是百尺无枝,连个毛刺都找不着!”(好家伙,这彩虹屁高级了)
不过这里头有个问题:为啥非用大树打比方?我跟您说哈,古人讲究“以物喻人”,笔直的大树既显气节又显专注。就像咱现在说的“匠人精神”,讲究的就是心无旁骛、一门心思把事情做到极致。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要我说啊,这成语搁现在社会特别有现实意义。您瞅现在年轻人今天学编程明天搞直播的,容易分心嘛!要是能像百尺大树那样,认准个方向卯足劲往上窜,保不齐真能成事儿。不过话又说回来,树要真没个枝杈看着也怪单调的,做人嘛,还是得在专注和变通之间找平衡,您说对不?
突然想到个新鲜用法。前两天看职场综艺,有个实习生把PPT做得跟论文似的,评委直接来句:“小伙子,工作汇报不是搞学术研究,要像百尺无枝那样简洁有力!”(这点评绝了,既点出问题又给了方向)您看,成语用对了地方,比说十句大道理都管用。
其实我自个儿觉得哈,现代社会追求“百尺无枝”容易活得太紧绷。就像公园里那些被修剪得笔直的行道树,美则美矣,少了点天然趣味。做人做事,在保持主干正直的同时,偶尔长两片“个性”的小叶子,反倒更鲜活有趣不是?
说到这儿您可能想问:那这成语跟“完美无缺”有啥区别?嘿,区别大着呢!“百尺无枝”强调的是发展过程中始终如一的纯粹状态,好比参天大树是一寸寸笔直长上去的,而“完美无缺”更多指成品状态。就像做红烧肉,前者是炖煮过程中火候始终到位,后者是出锅时色泽味道刚好。
最后唠句实在的,咱既要学大树笔直向上的劲儿,也得容得下成长过程中难免的小枝杈。就像我家阳台那盆发财树,虽然被我修得跟电线杆似的,可春天还是会冒出几片调皮的新芽。要我说啊,这或许才是生活的真谛——主干清晰坚定,细节生动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