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ēng
  • g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dēng gāo qù tī

成语解释:攀登到高处后把梯子拿掉。表示已无退路。

成语出处:《孙子 九地》:“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境遇

繁体字形:登高去梯

英文翻译:Climb to the ladder

登高去梯的意思

登:1.(人)由低处到高处(多指步行):登山。登陆。登车。一步登天。2.刊登或记载:登报。登记。他的名字登上了光荣榜。3.(谷物)成熟:五谷丰登。4.姓。5.同“”(dēng)。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去: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去路。去向。从成都去重庆。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2.离开:去国。去世。去职。去留两便。3.失去;失掉:大势已去。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5.距离:两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听报告去了。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声:平上去入。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去白娘子。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去。捎去。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去(=过去)。让他说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梯:1.便利人上下的用具或设备,常见的是梯子、楼梯。2.作用跟楼梯相似的设备:电梯。3.形状像楼梯的:梯田。

成语评论

哎哟,说到“登高去梯”这成语,大伙儿可能第一反应是“这啥意思啊?”别急,咱先拆开看字面。登高,就是爬得老高;去梯,就是把梯子撤了。合起来就是爬到高处再把梯子撤走,比喻让人陷入绝境、没有退路。不过啊,这背后到底有啥门道?咱们边举例子边唠。

举个职场例子吧。比如老张为了升职,把部门同事的功劳全揽自己头上,结果领导真给他升了。可后来同事发现真相,集体翻脸不配合,老张这下彻底抓瞎了——这不就是典型的“登高去梯”?他倒是爬上去了,可梯子被自己亲手拆了,现在上下两难啊!这时候咱们得琢磨:为啥要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儿呢?

再整点历史梗。三国时期马谡守街亭,非要把营寨扎山顶上,美其名曰“居高临下”。结果被司马懿断了水源,士兵渴得嗓子冒烟,这不就是军事版的“登高去梯”?要我说啊,老祖宗早就用血泪教训告诉我们:留后路这事儿,可比面子重要多了!

不过话分两头说,这成语真就全是贬义?我看未必。有些创业者破釜沉舟,抵押房子搞研发,这种“自断后路”反而能激发潜能。关键得看撤梯子是为了啥——要是为了一己私利,那叫缺德;要是为了更大目标,说不定能成破局妙招。您说这辩证法是不是挺有意思?

最后唠点实在的。咱普通人过日子,还是得在“冒险”和“稳妥”之间找平衡。就像我二舅当年非要把存款全投P2P,结果平台跑路,现在天天在家喝稀饭。所以说啊,登高可以,梯子该留着还得留着。您要是不信邪,等真摔下来的时候,可别说没人提醒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