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ìng
  • guó
  • yāng
  • mí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ìng guó yāng mín

成语解释:使国家受害,人民遭受苦难。明·桑绍良《独乐园》楔子:“只因误用了王安石,创立新法,招呼党类,病国殃民,天下骚然。”亦作“祸国殃民”。郭沫若《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的动机不怕就出于利国福民,然而你们的结果必弄到~。”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只为李林甫、杨国忠相继为相,妒贤妒能,病国殃民,屈在下僚,不能施展其才。”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状语、定语;同“祸国殃民”

繁体字形:病國殃民

英文翻译:injure both the state and the people

病国殃民的意思

病:1.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的状态:疾病。心脏病。他的病已经好了。2.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不正常状态:他着了凉,病了三天。3.害处;私弊:弊病。4.缺点;错误:语病。通病。5.祸害;损害:祸国病民。6.责备;不满:诟病。为世所病。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殃:1.祸害:灾殃。2.使受祸害:祸国殃民。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成语评论

哎呦,这"病国殃民"可真是个狠词儿!说白了就是形容那些祸害国家和老百姓的糟心事儿。您瞅瞅,比如清朝末年鸦片泛滥,那帮走私贩子可不就是典型的病国殃民?朝廷银子哗啦啦往外流,老百姓身子骨都被大烟掏空,整个国家跟抽了筋似的软趴趴。

等等,这成语只能用在历史事件里吗?当然不是!就拿前些年某些地方搞的豆腐渣工程来说,刚建好的大桥说塌就塌,这不就是现代版的病国殃民?您想想,国家投的钱打了水漂不说,老百姓的命都悬在豆腐渣上,这事儿搁谁身上不糟心?

要我说啊,这成语背后藏着的核心问题就仨字儿:责任心。就像咱家楼下王大爷常念叨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有些干部要是光顾着往自己兜里揣,那可不就成了病国殃民的活教材?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反腐力度这么大,我看那些蛀虫迟早得现原形。

您发现没?这成语特别适合用来形容系统性腐败。比如某个贪官落马,带出一窝"小苍蝇",把整个部门的办事流程都搞成利益输送链。这种时候老百姓就会拍大腿:"瞧瞧!这才是真正的病国殃民啊!"不过咱也别光顾着生气,现在各种监督渠道越来越畅通,这不就是解决问题的希望吗?

依我看呐,预防病国殃民的关键还得靠制度。就像咱小区新装的智能门禁,再熟的亲戚也得按规矩登记。国家治理也是这个理儿,光靠道德约束不够,得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只要大伙儿都上心,那些祸国殃民的破事儿准能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