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án
  • hūn
  • jià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án dà xū hūn,nǚ dà bì jià

成语解释:指男女长大成年当须婚嫁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男大须婚,女大必嫁,这是人伦大事,五常之礼,何故烦恼?”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男大须婚,女大必嫁

英文翻译:Men marry, women marry

男大须婚,女大必嫁的意思

男:1.男性。与“女”相对:男女平等。男演员。2.儿子:长(zhǎng)男。3.男爵,古代贵族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最末一等。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须:1.助动词。须要:务须。必须。须知。事前须做好准备。2.姓。3.等待;等到。4.原来指长在下巴上的胡子,后来泛指胡须:须发。须眉。5.须子:触须。花须。

婚:1.男女经过合法手续结为夫妻:未婚。2.婚姻:结婚。

女:[nǚ]1.女性,女子,女人,妇女:女士。女工。男女平等。2.女儿:一儿一女。3.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rǔ]文言代词,你:女等。女将何往?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2.古同“”。

必:1.必定;必然:我明天三点钟必到。不战则已,战则必胜。2.必须;一定要:事必躬亲。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必有一定的条件。3.姓。

嫁:1.女子结婚(跟“娶”相对):出嫁。改嫁。嫁人。嫁女儿。2.转移(罪名、损失、负担等):转嫁。嫁祸于人。3.姓。

成语评论

男大须婚,女大必嫁”这句成语,乍一听像是老一辈的催婚金句,但它的背后其实藏着传统社会对家庭稳定的重视。比如古代小说里常有这样的情节:张三快三十了,街坊四邻见了他爹妈就问“你家小子啥时候娶媳妇啊”,仿佛不结婚就成了“社会异类”。这种观念在过去农耕社会里确实合理——成家意味着劳动力增加,家族延续。可到了今天,年轻人听到这句话,大概会挠头反问:“为啥非得按年龄卡着结婚?”

核心问题:这句成语在现代社会还适用吗?答案可能因人而异。有人觉得婚姻是人生必经之路,也有人认为幸福不该被年龄定义。比如李姐家的女儿28岁单身,亲戚总说“再不嫁就耽误了”,可她自己开了家网红甜品店,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你看,时代变了,成功的定义早就不局限于成家立业这一条路。

有意思的是,现在连成语本身都在“进化”。我认识个90后编剧,直接把这句话改成“男大须追梦,女大必搞钱”印在T恤上。这种调侃既保留了传统语言的韵律,又注入了新时代的价值观。就像智能手机取代了书信,但沟通的需求从未消失,变的只是形式。

个人觉得,与其纠结该不该按年龄结婚,不如多问问“准备好没有”。见过仓促结婚三年就离的,也见过四十岁相遇反而更珍惜的。婚姻像双鞋子,合脚比时髦重要得多。再说了,现在养老院里的老伙伴们组团旅游、上老年大学,不也活得热气腾腾?人生剧本何必非得按固定章节写。

下次再听到七大姑八大姨念叨这句成语,不妨笑着回一句:“您说得对,但我得先把自己活明白了再对别人负责不是?”传统智慧需要传承,但智慧的传承从来都不是照单全收。就像老树发新芽,树根扎得深,枝叶才能向着阳光自在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