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ēng
  • rò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ēng ròu kū gǔ

成语解释:枯骨:白骨。使死者再生,枯骨长肉。形容施惠很深

成语出处:《晋书·刑法志》:“至义畅于三代之际,遗风播于百世之后,生肉枯骨,惠侔造化。”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生肉枯骨

英文翻译:Raw meat and withered bones

生肉枯骨的意思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肉:1.人和动物体内接近皮的部分的柔韧的物质。某些动物的肉可以吃。2.某些瓜果里可以吃的部分:枣肉。冬瓜肉厚。3.不脆;不酥:肉瓤儿西瓜。4.性子慢,动作迟缓:肉脾气。那个人太肉,一点儿利索劲儿也没有。

枯:1.(植物等)失去水分:枯萎。枯槁。枯草。枯骨。2.(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枯井。海枯石烂。3.肌肉干瘪:枯瘦。4.没有生趣;枯燥:枯坐。5.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枯。茶枯。麻枯。6.姓。

骨:[gǔ]1.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2.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3.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4.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gū]1.〔骨朵儿〕尚未开放的花朵。2.〔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成语评论

生肉枯骨”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它背后的故事其实挺温暖的。举个例子,邻居王大爷生病住院时,医生用新技术治好了他的顽疾,家人感慨地说:“这简直是‘生肉枯骨’的恩情啊!”这里的“生肉”比喻赋予新生,“枯骨”代表濒临绝望的状态,合起来形容救人于危难的大恩大德。

为什么古人会用这么形象的词?原来成语出自《左传》,讲的是春秋时期有人救活濒死者的典故。比如有个老师发现学生因家庭变故想辍学,不仅帮他申请助学金,还每天课后辅导,后来这孩子考上重点大学,逢人就说:“老师对我有生肉枯骨之恩。”这种再造之德的比喻,比单纯说“帮助”更有画面感。

现在这个成语还能用吗?当然!比如科技公司开发出平价净水设备,让干旱山区喝上干净水,村民会说:“这些工程师真是现代的生肉枯骨。”不过要注意语境,用它形容重大转折而非日常小事。就像去年我创业失败时,朋友抵押房子借我启动资金,这种雪中送炭才配得上“枯骨逢春”的分量。

有趣的是,成语也在进化。有人把父母养育之恩比作“生肉枯骨”,虽然不完全贴切,但传递出养育的艰辛。就像我父亲总说:“供你读书这些年,骨头缝里的劲都使出来了。”这种新时代的活用,让古老成语焕发新生命。

下次遇到真正改变命运的帮助时,不妨试试这个成语。它像一扇穿越千年的窗户,让我们看见:无论时代怎么变,人与人之间最深刻的联结,始终是那些让生命重新绽放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