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ēng
  • l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ēng líng tú dì

成语解释:生灵:百姓;涂:泥沼。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成语出处: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生灵涂地。”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社会时局

繁体字形:生靈涂地

英文翻译:To the ground

生灵涂地的意思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灵:1.灵活;灵巧:灵敏。灵机。灵便。心灵手巧。机件失灵。资金周转不灵。2.精神;灵魂:心灵。英灵。3.神仙或关于神仙的:神灵。灵怪。4.灵验:灵药。这个法子很灵。5.灵柩或关于死人的:守灵。移灵。停灵。灵位。灵前摆满了花圈。6.姓。

涂:1.使油漆、颜色、脂粉、药物等附着在物体上:涂抹。涂饰。涂脂抹粉。涂上一层油。2.乱写或乱画;随意地写字或画画:涂鸦。信手涂上几笔。3.抹去:涂改。把写错的字涂掉。4.泥:涂炭。5.海涂的简称:涂田。滩涂。6.同“”。7.姓。

地:[dì]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6.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8.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9.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10.底子:质地。[de]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成语评论

生灵涂地”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陌生?其实它和“生灵涂炭”意思相近,都用来形容百姓生活极度困苦、社会遭受巨大灾难的场景。比如:“战乱过后,曾经繁华的城镇变得生灵涂地,百姓连一口干净的水都难找到。”这个例子用具体的画面感,直接展现了灾难对普通人生活的摧毁性影响。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涂地”来形容这种惨状?“涂”本意是涂抹、覆盖,而“涂地”引申为“彻底毁坏”。就像用颜料泼洒地面后无法复原一样,灾难带来的破坏往往是不可逆的。比如:“地震让整片农田变成砂石废墟,真正是生灵涂地的景象。”这里既描绘了自然灾难的破坏力,也暗示了灾后重建的艰难。

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描述天灾吗?其实不然。我曾见过某篇报道用“盲目开发导致生灵涂地,原始森林十年消失大半”来批评生态破坏。这提醒我们:人类活动造成的灾难,有时比自然灾害更具破坏性。这种用法突破了成语的传统语境,却精准传达了环境危机的紧迫性。

如何在现代生活中理解这个成语的价值?观察近年频发的山火事件就能找到答案。当新闻里出现“火势蔓延三百里,生灵涂地”的标题时,我们不仅能想象火焰吞噬家园的画面,更能感受到文字背后对生命尊严的深切关怀。这正是成语历久弥新的魅力——用四个字道尽千言万语。

或许有人觉得这类成语过于沉重,但正是这种强烈的表达方式,让我们对和平与发展有了更深层的珍视。下次看到城市新建的防洪工程时,或许会想起“避免生灵涂地”不仅是古人的哀叹,更是当代人用智慧守护家园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