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g tóng qīn,sǐ tóng xué
成语解释:衾:被子。生时共用一条被子,死后合一个坟墓。形容夫妻恩爱
成语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我既委身于你,乐则同乐,忧则同忧;生同衾,死同穴。”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夫妻间
繁体字形:生同衾,死同穴
英文翻译:To live in the same bed, to die in the same cave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衾:1.被子:衾枕。2.尸体入殓时盖尸体的东西:衣衾棺椁。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穴:1.岩洞。泛指地上或某些建筑物上的坑或孔:洞穴。孔穴。穴居。空穴来风。2.动物的窝:巢穴。虎穴。蚁穴。3.墓穴:土穴。砖穴。4.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位、穴道。5.(Xué)姓。
“生同衾,死同穴”这种说法,乍一听是不是有点吓人?其实它描述的是古人眼中最极致的感情承诺。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里,两人因家族阻挠无法成婚,最终化作蝴蝶相伴,这种跨越生死的相守,就是成语的生动写照。
可能有人会问:现代人还信这种“同生共死”的誓言吗?举个接地气的例子——疫情时期武汉那对老年夫妻,爷爷确诊后坚持让医生先救老伴,说“要活一起活”,这何尝不是当代版的生死相依?成语的核心不在字面意义的“同穴”,而在困境中依然选择并肩前行的决心。
不过我倒觉得,这种精神不必局限于爱情。去年郑州洪水时,陌生人手拉手搭成人墙救出被困婴儿,那一刻陌生人之间也形成了“生同衾”的联结。生死与共的本质,其实是人类面对灾难时最本能的互助本能,这种联结比任何仪式都更有力量。
有人质疑这种观念过于沉重,我倒认为关键在于理解其精神内核。就像当代年轻人说的“活成彼此的光”,不必拘泥于形式上的捆绑,而是追求心灵层面的相互支撑。当我们在婚礼上说“无论健康疾病都不离不弃”,本质上就是在延续“生同衾,死同穴”的精神内核。
真正动人的承诺,从来不是华丽的辞藻。就像敦煌壁画里那些无名画匠,把不同朝代的供养人画像层层叠画,让素不相识的人们在时光长河中“同穴而眠”。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或许才是成语留给我们最珍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