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n pín shǒu jié
成语解释:甘:情愿,乐意。甘受贫困,守住志节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一折:“今日夫为彭泽令,甘贫守节乐恰恰。”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甘貧守節
英文翻译:Be willing to be poor
甘:1.甜。与“苦”相对:甘泉。同甘共苦。2.自愿;乐意: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甘落后。3.甘肃的简称。
贫:1.穷(跟“富”相对):贫农。贫民。贫苦。2.缺少;不足:贫血。3.用于僧道的自称:贫僧。贫道。4.姓。5.絮叨可厌:这个人嘴真贫。你老说那些话,听着怪贫的。
守:1.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守卫。坚守阵地。2.遵循;遵守:守约。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门。守着病人。4.挨着;靠近: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节:[jié]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节。关节。2.段落:章节。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节烟筒。4.节日;时令:国庆节。清明节。5.事项:礼节。细节。6.限制;俭省:节制。开源节流。7.删略:节本。节录。8.操守:节操。晚节。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节。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jiē]〔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甘贫守节”这个成语乍一听有点老派,但它背后藏着挺有意思的价值观。比如有人问:“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谁会愿意守着清贫过日子啊?”其实,这里的“贫”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匮乏,更多是指对某种原则的坚持。比如一位老师放弃高薪工作,留在山区支教,虽然收入微薄,但她说:“能帮孩子走出大山,比什么都值。”这种选择不就是甘贫守节吗?
有人可能会疑惑:“坚持原则和贫穷有什么关系?”其实成语里的“贫”更像一种比喻。比如创业初期的小公司老板,宁可少赚点钱也不造假,别人劝他“灵活点”,他却说:“口碑砸了,生意还能长远吗?”这时候的“甘贫”是暂时牺牲短期利益,而“守节”则是守住诚信的底线。
再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朋友老张是社区志愿者,退休后每天帮邻居跑腿取药、修水管,有人问他:“又没工资,图啥呢?”他乐呵呵地说:“能帮到人,心里踏实。”这种不图回报的付出,某种程度上也是甘贫守节的表现——物质上或许没收获,但精神上获得了满足感。
有人可能会反驳:“现在都讲现实,这种老观念过时了吧?”我倒觉得,甘贫守节的核心不在“贫”而在“守”。就像现在流行的“极简生活”,有人主动减少物欲,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有个90后设计师就说过:“少买几件衣服,反而有更多时间钻研手艺。”这种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谁说不是新时代的守节呢?
观察身边会发现,甘贫守节的人往往有股特别的定力。菜市场里有位卖菜阿姨,二十年不涨菜价,街坊问她为啥不跟风涨价,她说:“都是老主顾,不能寒了大家的心。”这种朴实的坚持,在浮躁的社会里反而显得珍贵。它提醒我们:有些东西,确实比钱更重要。
当然,甘贫守节不等于自讨苦吃。就像登山者背着帐篷风餐露宿,旁人看着辛苦,他们却乐在其中。关键是要分清“被迫吃苦”和“主动选择”。真正践行这个成语的人,往往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坚持,就像那位坚持手工做豆腐的老匠人说的:“机器做的快,但手上这份温度丢不得。”
说到底,甘贫守节更像一种精神指南针。当大家都急着追名逐利时,总有人选择走慢点、想深点。这种选择未必能换来物质丰厚,但能让内心更安宁。就像夜空里的北极星,虽然不发光,却始终为迷途者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