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ān pín shǒu zhì
成语解释:甘:情愿,乐意。甘受贫困,守住志节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四折:“奉圣人的命,因为你梁鸿甘贫守志,孟光举案齐眉,着小官亲赍此封丹诏,与他加官赐赏。”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世
繁体字形:甘貧守志
英文翻译:Be willing to be poor and keep one's mind
甘:1.甜。与“苦”相对:甘泉。同甘共苦。2.自愿;乐意: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甘落后。3.甘肃的简称。
贫:1.穷(跟“富”相对):贫农。贫民。贫苦。2.缺少;不足:贫血。3.用于僧道的自称:贫僧。贫道。4.姓。5.絮叨可厌:这个人嘴真贫。你老说那些话,听着怪贫的。
守:1.护卫;防守。与“攻”相对:守卫。坚守阵地。2.遵循;遵守:守约。守信。守法。3.看守;守候:守门。守着病人。4.挨着;靠近:守着水的地方可多种水稻。5.古又同“狩(shòu)”。
志: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气;意志:人穷志不短。3.姓。4.称轻重;量长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记: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记录:杂志。县志。《三国志》。7.记号:标志。
“甘贫守志”这个词听起来有点老派,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有人宁愿过清贫日子,也要守住自己的志向。比如,一个研究历史的学者,明明能去企业拿高薪,却选择留在大学里啃文献、写论文,别人问他图什么,他笑着说:“我就想弄清楚古代文明的密码,钱够吃饭就行。”你看,这就是典型的“甘贫守志”——物质可以妥协,但心里的火苗不能灭。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这时代,谁还愿意吃苦啊?”其实还真有。比如乡村教师张老师,她在山区教书二十年,工资微薄,连智能手机都用得磕磕绊绊,但她说:“每次看到学生考上大学,比中彩票还高兴。”这种选择背后,藏着比金钱更重要的价值:她相信教育能改变命运,而自己就是那座桥。甘贫守志,有时候不是被迫无奈,而是主动把人生“调成了静音模式”,专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这里有个矛盾点:清贫和守志必须绑定吗?当然不是。比如创业者老王,公司快倒闭时,有人想收购他的专利,条件是放弃环保理念改用廉价材料。他拒绝了,后来靠创新技术翻身,反而赚得更多。这说明“守志”不一定要“甘贫”,关键是在诱惑面前能否坚持底线。但不可否认,在坚守的早期阶段,物质匮乏往往是必经之路。
为什么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精神?拿自媒体行业举例,有人为了流量编造谣言,但总有些创作者坚持查证每个数据。有个做科普的博主跟我说:“粉丝涨得慢没关系,至少我不用半夜删打脸视频。”这种选择看似吃亏,长远看却建立了信任资产。甘贫守志的本质,其实是把人生当成长期投资——用当下的克制,换取未来的心安。
最后说点个人看法:我们不必把“甘贫”理解成必须吃糠咽菜,它更像是一种优先级排序。就像手机内存满了,你得决定删掉哪个APP。有人选择删掉游戏留住读书软件,有人相反。重点不在于删了什么,而在于清楚自己最想守护的东西。当整个社会都在追逐即时满足时,能慢下来的人,反而可能走出更独特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