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ān
  • yán
  • qiǎ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ān yán qiǎo cí

成语解释: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

成语出处:唐·王勃《平台秘略论·褒客》:“便辟脂事饰其迹,甘言巧辞运其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阿谀奉承话

繁体字形:甘言巧辭

英文翻译:Sweet words and clever words

甘言巧辞的意思

甘:1.甜。与“苦”相对:甘泉。同甘共苦。2.自愿;乐意:俯首甘为孺子牛。不甘落后。3.甘肃的简称。

言:1.话:言语。语言。格言。诺言。发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说:言之有理。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3.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言诗。万言书。全书近二十万言。4.姓。

巧:1.心思灵敏,技术高明:巧干。能工巧匠。他的手艺很巧。2.(手、口)灵巧:心灵手巧。他嘴巧,学谁像谁。3.恰好;正遇在某种机会上:恰巧。偏巧。凑巧。巧遇。来得真巧。我一出大门就碰到他,真巧极了。4.虚浮不实的(话):花言巧语。5.姓。

辞:1.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2.言语文词:辞令。修辞。3.告别:辞行。4.不接受;请求离去:辞谢。辞职。5.解雇:辞退。他被老板辞了。6.躲避;推托:万死不辞。不辞辛苦。

成语评论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知道对方说的话不靠谱,可就是忍不住想多听两句?比如菜市场大妈夸你"小伙子真会挑菜",其实就想让你多买两斤西红柿。这种让人又爱又警惕的说话方式,正是成语"甘言巧辞"的典型表现。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小王最近遇到了件头疼事。同事总夸他"全公司最会做PPT",结果每次重要汇报都推给他做。当小王想推辞时,对方就说:"你这么厉害十分钟就能搞定啦!"这里"最会做PPT""十分钟搞定"就是典型的甘言巧辞。为什么人们明知是客套话,却还是容易中招?因为好听话就像裹着糖衣的药片,就算知道里面可能有"苦",但表面的甜味实在诱人。

再来看个历史故事。东汉末年,董卓进京时对大臣们说:"吾此番前来,只为辅佐幼主。"结果转头就废了皇帝。这种口蜜腹剑的套路,本质上也是甘言巧辞的升级版。我们该如何识别?关键看言行是否一致——就像网购时不能只看卖家秀,更要看买家评价。

个人觉得,甘言巧辞就像社交场合的"滤镜功能",适当使用能润滑人际关系,但过度依赖就会失真。就像现在年轻人常说的"彩虹屁",偶尔吹捧能活跃气氛,可要是一直飘在彩虹里,迟早会忘记地面长什么样。所以遇到特别顺耳的话时,不妨学学老中医——望(观察表情)、闻(细听语气)、问(多问细节)、切(判断动机)。

最后分享个小窍门:下次听到特别顺耳的话,先别急着开心,试着把主语换成别人。比如当有人说"这事只有你能办成",不妨想想"如果换成张三李四,他是不是也会这么说?"这个方法就像给耳朵装了个过滤器,能有效筛掉糖分过高的虚话。

说到底,语言就像镜子,照见说话者的心意。我们不必对每句好听话都疑神疑鬼,但保持适度清醒,才能既享受人际交往的温暖,又不被甜蜜的陷阱绊倒。毕竟,真正的赞赏从不需要华丽的包装,就像山泉水的甘甜,从来都是自然流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