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ǒu
  • fèi
  • zhī
  • jǐ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ǒu fèi zhī jǐng

成语解释:比喻轻微的惊动或扰乱。

成语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今方内无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小的惊扰

繁体字形:狗吠之警

英文翻译:robbery

狗吠之警的意思

狗: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舌长而薄,可散热,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

吠:(狗)叫:狂吠。鸡鸣犬吠。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警:1.戒备:警惕。警戒。2.(感觉)敏锐:机警。警觉。3.使人注意(情况严重);告诫:警报。警告。警世。惩一警百。4.危险紧急的情况或事情:火警。报警。5.警察的简称:民警。武警。交通警。6.姓。

成语评论

老张最近总担心家里的门没锁好,半夜听到邻居家的狗叫,立刻从床上跳起来检查。妻子无奈道:"你这反应也太夸张了,真是应了'狗吠之警'的老话。"

这时候有人要问:为什么用"狗吠之警"形容老张?其实这个成语就像拿着放大镜看蚂蚁——原本只是狗叫的小事,却让人联想到盗贼入室的危险。它提醒我们注意,但别让想象力跑得太快。

记得公司茶水间那次吗?小李看到同事围在布告栏前,立刻以为要裁员,结果只是中秋活动通知。这种"听见狗叫就找梯子"的应激反应,在现代职场还挺常见。不过有趣的是,适当的警觉其实能帮我们避开真正危险,就像小区保安听到狗叫确实该巡查,关键在把握分寸。

最近看《三国演义》,发现诸葛亮空城计就是反向运用这个成语。司马懿听见琴声就疑神疑鬼,反而错过战机。这让我想到,古人用"狗吠之警"不只是说警惕,更在强调保持清醒判断的重要性。

现在刷手机时,常常碰到"某食品致癌"这类惊悚标题。有人立刻转发亲友群,有人淡定查证。其实网络时代的"狗吠"更多了,学会辨别真伪警报,比盲目紧张更重要。就像老家门前的看门狗,叫得凶的不一定是贼,也可能是路过的快递小哥。

说到底,"狗吠之警"就像生活的预警系统,既不能关掉警报当摆设,也不能让警铃响个不停。下次听到"狗叫"时,不妨先深呼吸,打开手机电筒照清楚阴影里到底是流浪猫还是真有什么需要防备的。毕竟,智慧就藏在"紧张"和"淡定"的平衡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