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ú píng shǔ fú
成语解释:象狐狸、老鼠那样潜伏在里面。
成语出处:《三元里平夷录》:“逆夷各狐凭鼠伏,潜避两炮台中,不敢出入。”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指像狐狸、老鼠那样潜伏藏匿
繁体字形:狐凴鼠伏
英文翻译:be in ambush
狐:1.哺乳动物,外形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常见的有赤狐和沙狐。通称狐狸。2.(Hú)姓。
凭:1.(身子)靠着:凭几。2.倚靠;倚仗:这事儿能不能办成,就全凭你了。3.证据:凭据。文凭。不足为凭。4.表示凭借、根据:凭票付款。凭经验判断。劳动人民凭着智慧和双手创造世界。5.姓。6.无论:凭你跑多快,我也赶得上。
鼠:哺乳动物,种类很多,一般身体小,尾巴长,门齿很发达,没有犬齿,毛褐色或黑色,繁殖力很强,有的能传播鼠疫。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伏: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隐藏:潜伏。伏击。昼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伏诛。6.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7.姓。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
“狐凭鼠伏”这个成语听起来像不像在讲动物世界的故事?其实它形容的是人像狐狸和老鼠一样躲躲藏藏、不敢光明正大的样子。举个例子:小明因为没写作业,一整天都躲在教室角落,老师提问时更是缩着脖子不敢抬头——这不就是“狐凭鼠伏”的生动写照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批评人吗?其实不然。比如在军事策略中,特种部队执行侦察任务时需要“狐凭鼠伏”般隐蔽行动,这时候反而是智慧的体现。你看,同一个行为,放在不同场景里就有了完全不同的解读。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现代职场里“狐凭鼠伏”有了新内涵。刚入职的新人常常像小动物般谨慎观察,这其实是种生存智慧。就像刚搬家的仓鼠需要时间熟悉环境,人在新环境中保持适度警觉反而有助于长远发展。
不过要注意分寸感。长期保持躲藏状态容易让人错失机会,就像躲在树洞里的松鼠永远捡不到新鲜的松果。有个朋友总担心说错话,开会时永远坐在后排,结果三年都没升职。这提醒我们:该藏的时候藏,该露的时候要勇敢站出来。
换个角度想,“狐凭鼠伏”或许教会我们观察的重要性。狐狸捕猎前会静静观察环境,创业者开拓市场前也需要充分调研。这种策略性的隐藏,就像春雨来临前的云层蓄力,是为了更好的爆发做准备。
生活中处处可见这个成语的影子。孩子捉迷藏时的咯咯笑声,程序员深夜调试代码的专注身影,甚至春天里等待破土而出的种子,都在演绎着“藏”与“显”的智慧。关键不在于是否隐藏,而在于隐藏背后的目的与时机。
下次看到有人显得畏缩时,不妨多想想背后的故事。或许他正在积攒力量,就像冬眠的熊等待春天。毕竟,暂时的隐藏不意味着软弱,也可能是为了更漂亮的登场。重要的是保持向前的勇气,就像种子终将顶开土壤见到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