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áo bù kě bá

成语解释:牢:牢固。异常坚固,不能攻破。形容人的意志坚定或态度固执、不能动摇

成语出处:宋·郑褒《原祭》:“根深蒂固,牢不可拔。”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非常坚固

繁体字形:牢不可拔

英文翻译:You can't pull it out

牢不可拔的意思

牢:1.养牲畜的圈(juàn):虎牢。亡羊补牢(喻事后补救还不为迟)。牢笼。2.古代称作祭品的牲畜:太牢(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之称)。少牢(诸侯宗庙,用羊、豕之称)。3.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牢。坐牢。4.结实,坚固,固定:牢固。牢稳(a.稳妥可靠;b.物体稳定,不摇晃)。牢记。牢不可破。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拔:1.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剑。拔刺。拔了一颗牙。拔了祸根。2.吸出(毒气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选(多指人才):选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类拔萃。6.夺取;攻克(据点、城池等):连拔敌军三个据点。7.把东西放在凉水里使变凉: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成语评论

牢不可拔”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严肃,但它其实特别适合描述那些扎根在生活里的真实故事。比如老张家的那棵百年榕树,树干粗得三个成年人都抱不住,台风来了周围的房子都晃悠,它愣是纹丝不动——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儿,不就是活生生的“牢不可拔”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坚不可摧”有什么区别?其实前者更强调“扎根的深度”。就像小王坚持每天凌晨五点起来练书法,哪怕手指磨出茧子也不停,邻居说他“魔怔了”,但三年后他的作品被美术馆收藏。这种用时间积累出来的韧性,用“牢不可拔”来形容才最贴切。

在职场中也能找到类似的例子。市场部的小团队为了拿下新项目,连续三个月周末泡在会议室里改方案。有次甲方临时要求推倒重来,组员们红着眼眶把咖啡当水喝,硬是在48小时内拿出了更惊艳的版本。这种集体爆发出的凝聚力,就像钢筋混凝土里的钢筋网,把每个人的力量拧成了一股“牢不可拔”的能量。

我个人觉得,现代社会更需要这种精神。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秒速切换赛道”,这当然无可厚非,但那些真正改变行业格局的人,往往是在某个领域深耕十年以上的“长期主义者”。就像造芯片的光刻机,没有哪个国家能靠短期突击就突破技术封锁,必须像愚公移山那样持续投入。

下次看见广场上跳街舞的银发族,别只觉得是“老年人找乐子”。他们当中有人风雨无阻跳了二十年,膝盖积液了贴膏药继续跳。这种用岁月打磨出来的热爱,可比社交平台那些转瞬即逝的“打卡文化”,更像是“牢不可拔”的现实注解。

说到底,这个成语教我们关注事物的根基。无论是感情、事业还是个人成长,与其追求表面的光鲜,不如学学黄山松——把根扎进石缝里,任尔东西南北风。毕竟真正的牢固,从来不是靠外壳的坚硬,而是内在脉络的深度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