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iú mǎ shēng huó
成语解释:比喻饱受压迫剥削的非人生活
成语出处:邹韬奋《经历·高三分院》:“我所做的只是捐了一天的薪水所得,救济在日本纱厂里过牛马生活,罢工后饥寒交迫的中国同胞。”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非人生活
繁体字形:牛馬生活
英文翻译:Life of cattle and horses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活:1.生存;有生命(跟“死”相对):活人。活到老,学到老。鱼在水里才能活。2.在活的状态下:活捉。3.维持生命;救活:养家活口。活人一命。4.活动;灵活:活水。活结。活页。活塞。5.生动活泼;不死板:活气。活跃。这一段描写得很活。6.真正;简直:活现。这孩子说话活像个大人。7.工作(一般指体力劳动的,属于工农业生产或修理服务性质的):细活。重活。庄稼活。干活儿。8.产品;制成品:出活儿。箱子上配着铜活。这一批活儿做得很好。
“牛马生活”这个词,你听过吗?它常被用来形容人像牛马一样辛苦劳作、不得休息的状态。比如有人会说:“这几年为了还房贷,我过的是真正的牛马生活,每天加班到深夜。”这句话里既包含了经济压力,也暗含了对机械重复生活的无奈。
有人可能会问:“牛马生活只能用来抱怨吗?”其实不然。我曾在山区支教时,看到当地农民凌晨四点起床耕作,却笑着对我说:“日子虽然像牛马,但看着娃儿能上学,心里亮堂得很。”这种将辛苦转化为动力的态度,反而让成语有了新的温度。
有个真实的案例:外卖小哥老张每天骑行100公里,被同事戏称“铁打的牛马”。但他自己却用手机记录城市街景,后来竟成了短视频平台的骑行博主。他说:“别人看我是劳碌命,我自己倒觉得像在闯关游戏里攒经验值。”这种积极视角的转换,让“牛马生活”有了意想不到的出口。
这让我想到,现代人的压力确实像无形的牛轭。但换个角度想,牛马也有牛马的智慧——老黄牛懂得匀速前进,千里马知道何时发力。就像程序员小刘说的:“996确实累,但看着代码变成产品,就像农民看见庄稼抽穗。”找到工作中的生长感,或许是破解困局的关键。
最近遇到个创业者很有意思。她把自己每天16小时的工作称为“赛马训练”,说:“现在跑得越狠,未来赛道越宽。”虽然这种说法见仁见智,但至少说明:在快节奏时代,主动选择的生活节奏,和被动承受的牛马状态,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
说到底,“牛马生活”这面镜子,照见的不仅是生存状态,更是心态折射。就像老家磨坊里的驴子,蒙着眼转圈是苦役,但若闻到磨盘边飘来的豆香,或许也能咂摸出别样滋味。生活的重担固然存在,但留条缝隙让光照进来,总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