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iú
  • jiǎo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iú jiǎo zhī gē

成语解释: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后以“牛角之歌”、“牛下歌”为穷士自求用

成语出处: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牛角之謌

英文翻译:The song of ox horn

牛角之歌的意思

牛: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牛脾气。牛哄哄。他的样子可真牛。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4.牛顿的简称。

角:[jiǎo]1.牛、羊、鹿等头上长出的坚硬的东西:牛角。犀角。2.形状像角的;物体边缘相接的部分:菱角。桌子角。3.数学上指由一点发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4.中国辅币名。一元的十分之一。5.古时军中吹的乐器:号角。6.星名。二十八宿之一。[jué]1.竞赛:角斗。2.角色:名角儿。主角儿。3.古代盛酒的器物。4.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之一。相当于简谱的“3”。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歌:1.能唱的文辞或歌曲:诗歌。民歌。2.歌唱:载歌载舞。

成语评论

牛角之歌”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从古代典故里走出来的,但它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呢?其实,它常被用来比喻在错误的对象面前做无意义的事,比如对着牛弹琴,牛却只顾低头吃草——核心问题来了:为什么人们会用“牛角之歌”来形容白费力气?

举个例子:公司会议上,小李滔滔不绝地讲解编程代码的优化技巧,可台下坐着的全是市场部同事。大家面面相觑,最后有人忍不住打断:“小李,这些技术细节对我们来说就像‘牛角之歌’啊!”这里的关键是什么?不是小李的专业能力不够,而是他忽略了听众的知识背景。就像对着牛角演奏高雅音乐,再美妙的旋律也难引起共鸣。

再换个场景看:家长用量子物理的理论给孩子解释“为什么天会黑”,孩子却只记住了“太阳下班了”。问题出在哪儿?不是知识本身有问题,而是传递方式与接收者的认知水平脱节。这种“单向输出”的沟通,本质上和对着牛角唱歌无异。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尤其值得深思。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总急于表达,却常忘记“有效沟通=内容×接收者的理解力”。就像在短视频平台用学术论文的方式讲科普,数据再准确也难破圈。换个角度看,“牛角之歌”反而提醒我们:找准对象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生活中如何避免成为“牛角歌手”?试着在开口前问自己三个问题:对方需要什么?他能理解到什么程度?我的表达方式够直观吗?比如教长辈用手机,与其解释“云端同步原理”,不如直接说“就像自动存笔记的本子”。你看,转换思路后,同样的内容就能从“牛角之歌”变成“知音之曲”。

说到底,“牛角之歌”不是否定努力的价值,而是强调智慧的投放。就像农民不会对石头播种,园丁不会在冬天期待花开,清醒的认知加上灵活的变通,才能让每一次发声都真正落地生根。或许,当我们不再执着于“唱完自己的歌”,而是学会“为听者谱曲”,沟通这件事会变得格外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