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án
  • xià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ù yán zǐ xiào

成语解释: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成语出处:唐 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父子关系

繁体字形:父嚴子孝

英文翻译:Filial piety

父严子孝的意思

父:[fù]1.父亲:父子。老父。2.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男子:祖父。伯父。舅父。[fǔ]1.老年男子:田父。渔父。2.同“甫1”3.姓。

严:1.严密;紧密:严紧。戒严。谨严。把瓶口封严了。他嘴严,从来不乱说。2.严厉;严格:庄严。威严。严办。严加管束。纪律很严。3.程度深;厉害:严冬。严寒。严刑。4.指父亲:家严。5.姓。

子:1.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3.动物的卵:鱼子。蚕子。4.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6.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13.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14.姓。

孝:1.孝顺:孝子。尽孝。2.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孝。3.丧服:穿孝。戴孝。4.姓。

成语评论

父严子孝”这个词,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但仔细想想,它背后藏着许多家庭关系的密码。比如老张平时对儿子要求严格,作业必须按时完成,周末还要帮忙做家务。儿子虽然嘴上抱怨,但每次考试拿了奖状总会第一时间拿给爸爸看,天冷时还会主动给父亲泡杯热茶——这种“一个板着脸教规矩,一个默默用行动回应”的画面,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

问:父亲太严格会不会让孩子变得唯唯诺诺?其实关键在于“严”的尺度。邻居王叔是退伍军人,教育女儿时确实严厉,但他会蹲下来解释为什么要守时守信。现在他女儿在银行工作,既有原则性又懂得变通,客户们都夸她“像父亲般可靠”。这种严格里带着尊重的教育,反而培养了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表弟的故事更有意思。他初中沉迷游戏时,舅舅直接拔了网线,但第二天就带着他去电子竞技馆参观,让他和职业选手聊训练日常。这种“先立规矩后讲道理”的方式,既守住了底线,又打开了沟通渠道。现在表弟考上计算机专业,暑假还会教舅舅用智能手机,父子俩经常凑在一起研究新APP。

问:现代社会还需要强调这种传统观念吗?观察地铁里那些主动给父母让座的年轻人,或是医院里彻夜陪护的病人家属,会发现孝道的形式在变,但内核始终鲜活。就像同事小李虽然常和父亲争论工作选择,但每月雷打不动带老爷子去听京剧,他说:“争论归争论,老爷子爱听《霸王别姬》这事儿我可记着呢。”

有个细节很打动我:小区快递站的老周师傅,每天搬完货总会用皴裂的手指点开微信,听女儿从大学发来的语音。他常念叨:“闺女说我太拼,可我不拼她哪能安心读书?”这种中国式亲情,就像他货架上的包裹,外表朴实无华,里头却裹着层层叠叠的牵挂。

时代在变,但那些藏在严厉背后的期许,埋在孝顺深处的理解,始终是中国人最温暖的情感纽带。就像春天里看似硬邦邦的老树枝,仔细看就会发现,每个节疤处都在冒新芽。

"父严子孝"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