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è
  • shì
  • xùn
  • m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iè shì xùn míng

成语解释:忠贞义烈之士为保全名誉而献出生命。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人重名声

繁体字形:烈士徇名

英文翻译:Martyr favoritism

烈士徇名的意思

烈:1.强烈;猛烈:烈火。烈日。烈酒。性子烈。轰轰烈烈。兴高采烈。2.刚直;严正:刚烈。3.为正义而死难的:烈士。先烈。4.功业:功烈(功绩)。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3.士人:士农工商。4.军人:士兵。士气。5.某些国家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术人员:医士。护士。技士。助产士。7.对人的美称:烈士。勇士。女士。8.姓。

徇:1.依从;曲从:徇情。徇私。2.对众宣示。3.同“

名:1.名字;名称:人名。书名。命名。报名。给他起个名儿。2.名字叫做:这位女英雄姓刘名胡兰。3.名义:你不该以出差为名,到处游山玩水。4.名声;名誉:出名。有名。世界闻名。5.出名的;有名声的:名医。名著。名画。名山。6.说出:莫名其妙。不可名状。7.占有:一文不名。不名一钱。8.a)用于人:三百多名工作人员。录取新生四十名。b)用于名次:第三名。9.姓。

成语评论

烈士徇名”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就是有人为了追求名誉而甘愿牺牲生命。比如《史记》里记载的刺客豫让,他为了给主公报仇多次行刺赵襄子,失败后说:“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随即自刎。这种把名声看得比命还重的行为,就是典型的“烈士徇名”。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精神值得提倡吗?其实要看具体情境。古代战场上的将领高呼“大丈夫当马革裹尸还”,确实能激发士气,但现代职场中如果有人为了虚名逞强冒险,反而可能害人害己。比如明知山洪预警还要进山直播的网红,这就属于盲目徇名。

有个真实案例很有意思。2020年武汉抗疫期间,有位志愿者偷偷给医院送物资,被发现后记者要采访他,他却说:“别拍我脸,我妈会担心。”这种既做实事又不贪名声的态度,恰巧和“烈士徇名”形成鲜明对比。这说明当代价值观更看重行动本身,而非刻意追求名誉。

从心理学角度看,过度追求名声可能源于补偿心理。就像《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明明武功高强却整天想着“复兴大燕”,最后把自己逼疯。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逼孩子考名校、拿奖杯,本质上也是这种心态的投射。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给现代人最大的启示是“平衡之道”。追求好名声本无可厚非,就像学生争取奖学金、职场人争取晋升,但关键要守住两个底线:一是别把手段当目的,二是别让面子绑架了里子。毕竟真正的荣誉,应该是踏实做事后的自然结果,而非刻意表演的舞台道具。

下次看到有人为虚名较劲时,不妨想想《菜根谭》里那句话:“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或许我们该学学那位武汉志愿者,做个“深藏功与名”的现代侠客,这比刻意追求烈士之名更显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