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è
  • mén
  • sh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iè mén cì shǐ

成语解释:指地方官手中的权力,足以使人破家灭门

成语出处:明·敖英《东谷赘言》上卷:“人有恒言:‘破家县令,灭门刺史。’予谓此言,强宗豪右当常讼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指横暴的地方官

繁体字形:灭门刺史

英文翻译:Kill the assassin

灭门刺史的意思

灭:1.熄灭(跟“着(zháo)”相对):火灭了。灯灭了。2.使熄灭:灭灯。灭火。3.淹没:灭顶。4.消灭;灭亡:自生自灭。物质不灭。5.使不存在;使消灭:灭蝇。长自己的志气,灭敌人的威风。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刺:[cì]1.用针或有尖的东西穿入:针刺。刺绣。2.尖锐像针的东西:鱼刺。扎了个刺。3.用剑刺。泛指杀伤或暗杀:刺杀。刺客。4.使某些感觉器官反应强烈:刺耳。刺鼻。5.用挖苦的话揭露人的短处:讥刺。6.侦察:刺探。7.名片:名刺。[cī]拟声词。快速摩擦或火线燃烧发出的声音:刺刺地直冒火星。

史:1.历史:史学。近代史。世界史。有史以来。2.古代掌管记载史实的官。3.古代图书四部分类法(经史子集)中的第二类:史书。史部。4.姓。

成语评论

灭门刺史”这个成语,乍一听有些吓人,但它背后其实藏着一段古代官场文化的缩影。举个例子:“明朝某地豪绅仗势欺人,结果新上任的刺史铁面办案,硬是把这家人从老爷到管家全送进了大牢,真应了那句‘灭门刺史,活阎王不如’。”这里的“灭门”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杀人全家,而是形容官员权力大到能让一个家族瞬间失去社会地位。

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人会用这么极端的词形容官员?这其实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官威如虎”的现实。比如《水浒传》里高俅陷害林冲的故事,虽未直接灭门,但一句“刺配沧州”就足以让一个家庭分崩离析。刺史作为地方最高长官,掌握着司法、赋税等生杀大权,这种绝对权力在缺乏制衡的时代,确实可能造成“一人犯错,全家遭殃”的局面。

再看个现代职场版的例子:“分公司总经理一换人,整个部门的老员工集体被裁,简直像极了当代版的灭门刺史。”这种类比虽然夸张,却能让人秒懂“权力更迭牵连无辜”的现象。不过与古代不同的是,现在我们有劳动法保护,不至于真让员工“灭门”,但那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无奈感倒是古今相通。

我个人觉得,这个成语最值得玩味的地方在于它的警示意义。它像面镜子,既照出古代官僚体系的弊病,也提醒现代人:任何不受约束的权力都可能变成伤人的利器。就像我们常说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句话放在八百年前,或许能避免很多“灭门刺史”式的悲剧。

最后要注意的是,这个成语在现代使用中已经淡化了血腥色彩,更多用于调侃或比喻。比如朋友吐槽公司人事变动时说:“新总监上任三把火,咱们组都快成灭门刺史的现场了!”这种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冲击力,又增添了黑色幽默的效果,反而让沉重的历史教训变得更容易被当代人接受。

"灭门刺史"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