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ǒ
  • guāng
  • zhú
  • tiā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uǒ guāng zhú tiān

成语解释: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

成语出处:明·张岱《海志》:“火光烛天,海水如沸,此来得见海战,尤奇。”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多指火灾

繁体字形:火光燭天

英文翻译:conflagration

火光烛天的意思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烛:1.蜡烛:火烛。花烛。2.照亮;照见:火光烛天。洞烛其奸。3.俗称灯泡的瓦数为烛数,如50烛的灯泡就是50瓦的灯泡。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成语评论

火光烛天”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火势极大,映红了天空的场景。它既有字面的灾害意味,也常被引申为某种声势浩大的社会现象。下面通过几个生活化的例子,看看这个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妙用。

去年夏天山火肆虐时,我亲眼见过火光烛天的景象。整片松林像被点燃的火把,浓烟裹着橙红色的火舌直冲云霄,连月亮都被染成了暗红色。这种自然力量带来的震撼,让人瞬间理解成语的视觉冲击力——它不只是文字描述,更是对灾难现场的精准还原。

有人问:“这个成语只能形容火灾吗?”其实不然。史书记载黄巾起义时,就有“义军所至,火光烛天”的说法。这里的火不再是实体火焰,而是起义浪潮席卷州县的象征。就像我们现在说某场直播“火爆全网”,本质上都是通过视觉化的语言传递影响力。

我发现现代人使用这个成语时,往往带着矛盾的情感。比如朋友创业时说:“这次产品发布会要搞到火光烛天才行!”语气中既有放手一搏的豪迈,又暗藏对过度张扬的警惕。这种语言张力恰恰体现了汉语的魅力——四个字就能承载复杂的人类情感。

元宵节的烟花晚会上,千万支礼花同时升空,算不算火光烛天?从技术层面看当然符合,但人们更愿意用“火树银花”来形容。这提醒我们:成语的选择不仅要准确,还要考虑情感色彩。前者适合表现不可控的磅礴气势,后者专属于可控的美好场景。

语言就像流动的火焰,每个时代都会赋予旧词新的温度。下次看到晚霞染红天际时,或许可以想想:这片天空是否也曾被真正的火焰照亮?那些镌刻在成语里的历史记忆,正在以怎样的方式与我们对话。

火光烛天的造句

  1. 造句 一时之间,火光烛天,香播四野,数十万之众,绵延广布,数百里营墙竖立,旗帜高飘,将士谋臣皆随庞统举右臂而呼:“打过潼关去,解放全中华!”。
  2. 造句 孙家少年冲上来的两位少年,一咬牙,醒灵刀火光烛天,直迎了过去。
  3. 造句 远远望去,一道火光烛天,叫船家对着亮处只管摇去。
  4. 造句 却说玄德引关、张来颍川,听得喊杀之声,又望见火光烛天,急引兵来时,贼已败散。
  5. 造句 那一生,火光烛天,她的愿望亦被大火扑灭。
  6. 造句 却说大哥引我、三弟来颍川,听到喊杀之声,又望见火光烛天,急引兵来时,贼已败散。
  7. 造句 等他们进入射程,火炮开始发威,一炮炮轰将过去,夜空中电闪雷鸣,水中船中轰然巨响,一时间火光烛天,映红了海面。
  8. 造句 一声巨响,柔铁从灌木中悄悄探出头来,只见少林寺内一片火光烛天。
  9. 造句 这时是隆冬时节,天气干燥,树木极易着火,几千支火把被扔进了树丛,当然是大火四起了,片刻间便是火光烛天。

"火光烛天"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