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ǒ shàng tiān yóu
成语解释:见“火上浇油”。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三回:“贾臬台见他顶嘴,如火上添油,那气格外来的大。”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比喻有意扩大事态
繁体字形:火上添油
英文翻译:add fuel to the flames
火:1.燃烧,物质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火力。火烛。火源。火焰。烟火。火中取栗(喻为别人冒险出力,而自己吃亏上当,毫无所获)。2.紧急:火速。十万火急。3.指枪炮弹药等:火药。火炮。4.发怒,怒气:火暴。火性。5.中医指发炎、红肿、烦躁等的病因:肝火。毒火攻心。6.形容红色的:火红。火腿。7.古代军队组织,一火十个人。8.姓。
上:[shàng]1.方位词。位置在高处的:上部。上游。往上看。2.等级或品质高的:上等。上级。上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卷。上次。上半年。4.旧时指皇帝:上谕。5.向上面:上缴。上升。上进。6.姓。7.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楼。上车。8.到;去(某个地方):上街。上工厂。他上哪儿去了?9.向上级呈递:上书。10.向前进:老张快上,投篮。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11.出场: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左边的旁门上。这一场球,你们五个先上。12.把饭菜等端上桌子:上饭。上菜。上茶。13.添补;增加:上水。上货。14.把一件东西安装在另一件东西上;把一件东西的两部分安装在一起:上刺刀。上螺丝。15.涂;搽:上颜色。上药。16.达到;够(一定数量或程度):上百人。上年纪。⒁(又shǎng)上声:平上去入。17.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1”。见〖工尺〗。18.表示由低处向高处:爬上山顶。19.表示有了结果或达到目的:锁上门。考上了大学。那时他家穷得连饭都吃不上。20.表示开始并继续:爱上了农村。[shǎng]指上声,“上2”shàng⒁的又音。[shang]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脸上。墙上。桌子上。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会上。书上。课堂上。报纸上。3.表示某一方面:组织上。事实上。思想上。
添:1.增添;增加:添人。添水。添枝加叶。如虎添翼。添了三十台机器。2.指生育(后代):他家添了个女儿。3.姓。
油:1.指动物的脂肪和从植物、矿物中提炼出来的脂质物:牛油。花生油。石油。2.一种液体食品:酱油。3.用桐油、油漆等涂抹:窗、门油饰一新。4.被油弄脏:衣服油了。5.圆滑;不诚恳:油腔滑调。这人太油了。
“火上添油”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让原本糟糕的情况变得更严重”。比如朋友吵架时,如果有人不仅不劝和,反而煽风点火说:“他上次也这样骂你,你居然还能忍?”这种话就像在燃烧的火堆里倒了一盆油,瞬间让矛盾爆炸。
核心问题:为什么这个成语总带着负面色彩?其实,生活中很多冲突的升级往往源于“无意识的添油”。比如同事抱怨领导时,随口附和一句“对啊,他就是偏心”,看似在共情,实则可能让对方更坚定对抗心态。这种“情绪共振”虽然出于好意,却可能让小事变成大矛盾。
有个真实案例:小区里两户人家因停车位发生口角,围观者中突然有人喊:“上次他们家装修也占过道!”原本五分钟能解决的纠纷,因为这句话演变成了陈年旧账的清算大会。这让我想到:我们是否常常在无意中成为“递油桶”的人?
个人观察:现代社交中的“隐形添油”更值得警惕社交媒体上,一个带节奏的评论可能引发万人骂战;工作群里,一句“我也觉得这个方案有问题”的模糊表态,可能让团队陷入相互猜疑。比起直白的挑拨,这些看似中立的言论反而更容易让矛盾发酵。
有意思的是,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情绪激动时,大脑会选择性接收符合自身立场的信息。就像拿着放大镜找火星,这时候任何“油星子”都会被无限放大。这提醒我们:在冲突场景中,沉默有时比表达更重要——至少不给火堆添新柴。
下次遇到争执时,不妨试试“反向操作”:用“冷水话术”代替“加油动作”。比如把“我懂你多生气”换成“咱们先喝口水再说”,给情绪一个冷却期。毕竟,灭火的最佳时机永远是在火势蔓延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