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
  • lóng
  • yò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án lóng wù yòng

成语解释:蛟龙潜伏着不为人知。比喻人才未被重用

成语出处:《周易·乾》:“初九,潜龙勿用。”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人才不被重用

繁体字形:潛龍勿用

英文翻译:Don't use the diving Dragon

潜龙勿用的意思

潜:1.隐在水下:潜泳。潜到海底。2.隐藏;不露在表面:潜伏。潜流。潜移默化。3.秘密地:潜逃。4.指潜力:革新挖潜。5.姓。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勿: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不要”:切勿上当。请勿入内。

用:1.使用:用力。用兵。公用。大材小用。2.费用:用项。家用。3.用处:功用。多少总会有点用。4.需要(多用于否定式):天还很亮,不用开灯。东西都准备好了,您不用操心了。5.吃、喝(含恭敬意):用饭。请用茶。6.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等:用笔写字。用老眼光看人。7.因此;因8.(多用于书信):用特函达。9.姓。

成语评论

潜龙勿用”这个词听起来有点玄乎,但说白了就是“别急着出头”。比如公司新来了个实习生,能力挺强,但一入职就到处提意见改流程,结果反而让同事觉得他爱出风头。这时候老板私下提醒他:“先把手头的工作理顺,再提优化方案也不迟。”这就是“潜龙勿用”的典型场景——实力需要时间沉淀,贸然行动容易翻车。

有人可能会问:“那要潜到什么时候才算到位?”其实关键不在时间长短,而要看环境是否成熟。就像种菜,种子埋进土里不能天天挖出来看发芽没,得等温度湿度都合适。有个朋友创业做直播,前半年坚持每天研究数据、优化话术,直到摸透平台规律后才开始大规模投流,结果单月销量翻了三倍。这种“潜伏期”的价值,远胜过盲目烧钱抢流量。

现在社会讲究快节奏,很多人把“潜龙勿用”看成消极保守。我倒觉得这更像战略性的蓄力。就像打游戏攒大招,CD没冷却就硬放技能,反而会浪费机会。有个真实案例:某科技公司研发新技术时,竞争对手提前发布半成品抢占市场,结果因为BUG太多口碑崩塌。而他们选择多测试半年,产品上线直接成为行业标杆。这种选择背后,正是对“潜龙勿用”智慧的现代诠释。

最后留个思考题:当你发现某个领域存在明显机会时,是该立即入场分蛋糕,还是先构建自己的护城河?我的建议是——先当三个月“潜水员”,把行业规则、资源渠道摸清楚再行动。毕竟水面下的冰山,往往比露出来的部分大得多。

潜龙勿用的造句

  1. 造句 潜龙勿用(嘴巴,眉色,权势)有用勿用。谢霆锋 
  2. 造句 经过半世纪“潜龙勿用”潜伏状态的中国,而今展现出“飞龙在天”的全新气象,风头不再的亚洲四小龙不禁开始人心惶惶。
  3. 造句 潜龙勿用隐喻事情在发展之初,虽然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动。
  4. 造句 下周我就要回燕京上学,这几天我还得修练天罡掌的潜龙勿用,就不与你们一同修练了。
  5. 造句 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惕龙无咎、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6. 造句 我想逃不脱潜龙勿用或者说是潜龙在渊。
  7. 造句 陈青云已经有十多天没有修练潜龙勿用,有点心痒痒的,巴不得他们现在就走。
  8. 造句 晚上与黄轩对练,将潜龙勿用的招式练得十分纯熟,早上修练清微诀,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9. 造句 海珠区人社局钻入“金龙大厦”,便“潜龙勿用”,一屏尘氛,一举实现了政简刑清、无为而治的局面。
  10. 造句 小说按照主人公对国术的追求过程和对自我的认识,分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和亢龙有悔四卷。

"潜龙勿用"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