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án lóng fú hǔ
成语解释:潜藏的蛟龙,潜伏的猛虎。比喻人才尚未被擢用。
成语出处:明·何文焕《双珠记·西市认母》:“今日里笔生香,冠礼闱,似潜龙伏虎际风云会。”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比喻未受赏识的人才
繁体字形:潛龍伏虎
英文翻译:secluded talent
潜:1.隐在水下:潜泳。潜到海底。2.隐藏;不露在表面:潜伏。潜流。潜移默化。3.秘密地:潜逃。4.指潜力:革新挖潜。5.姓。
龙: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使用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床。3.形状像龙的或装有龙的图案的:龙舟。龙灯。龙车。龙旗。4.古生物学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5.姓。
伏:1.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趴:伏案。伏在桌子上。2.低下去:起伏。此起彼伏。3.隐藏:潜伏。伏击。昼伏夜出。4.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伏天:入伏。初伏。三伏天。每伏十天。5.屈服;低头承认;被迫接受:伏诛。6.使屈服;降伏:降龙伏虎。7.姓。8.伏特的简称。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
虎:1.哺乳动物,头大而圆,毛黄色,有黑色横纹。听觉和嗅觉都很敏锐,性凶猛,力气大,善游泳,不善爬树,夜里出来捕食鸟兽。通称老虎。2.比喻勇猛威武:虎将。虎虎有生气。3.露出凶相:虎起脸。4.姓。5.同“唬”。
“潜龙伏虎”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举个例子,小张刚入职时总被同事说“太安静”,但三年后他带着创新方案拿下千万级项目,老板拍着他肩膀说:“这才是真正的潜龙伏虎啊!”
为什么说“潜龙”比“伏虎”更有智慧?就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不会见人就亮兵器。去年我遇到个创业者,在共享经济泡沫期硬是憋着没入场,等市场冷静后带着全新模式杀出,活脱脱现实版潜龙伏虎。这种克制力,比盲目冲锋更需要勇气。
有人问:“潜龙伏虎就是躺平吗?”完全不是!明代王阳明年轻时在贵州龙场默默研究心学,看似沉寂实则蓄力。就像现在很多科技公司埋头研发AI底层技术,表面没动静,实则正在突破关键节点。这种战略性蛰伏,需要清醒认知和精准判断。
这个成语最妙的是动态平衡。我观察过不少职场新人,有人像出鞘利剑处处争先,结果碰得头破血流;有人像冬眠的熊完全躺平,错失成长良机。真正的潜龙伏虎应该像冲浪者——看似随波逐流,其实始终在寻找最佳起乘点。
当代社会更需要这种智慧。上周遇到个做自媒体的朋友,在短视频风口选择深耕长文,当别人忙着追热点时,他默默建起十万字素材库。现在平台算法转向深度内容,他的爆发期才刚开始。这让我想起古话: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前提是那三年真的在磨喙。
有人觉得“伏虎”听起来不够积极,我倒觉得这个“伏”字暗含掌控力。就像驯兽师能让猛虎安静蹲坐,真正的高手既懂得何时发力,更明白何时收势。这种收放自如的状态,或许才是潜龙伏虎给现代人最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