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ián
  • shēn
  • yuǎ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qián shēn yuǎn jì

成语解释:潜:深藏;迹:踪迹。隐藏起来不露踪迹

成语出处:汉·贾逵《上书请宥刘恺》:“素行孝友,谦让洁清,让封弟宪,潜身远迹,有司不原乐善之心。”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隐居

繁体字形:潛身遠跡

英文翻译:Deep body trace

潜身远迹的意思

潜:1.隐在水下:潜泳。潜到海底。2.隐藏;不露在表面:潜伏。潜流。潜移默化。3.秘密地:潜逃。4.指潜力:革新挖潜。5.姓。

身:1.身体:身上。转过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个身。2.指生命:奋不顾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则。身先士卒。身临其境。身为领导,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养:修身。立身处世。5.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车身。河身。船身。机身。6.用于衣服:换了身衣裳。做两身儿制服。

远:[yuǎn]1.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2.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3.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4.深奥:言近旨远。5.姓。[yuàn]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迹: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迹。血迹。笔迹。踪迹。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迹。陈迹。事迹。史迹。3.形迹: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

成语评论

潜身远迹”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神秘,但用对了场景,它能让表达瞬间生动。比如有人问:“老张最近怎么没消息了?”你完全可以回答:“他辞职后潜身远迹,听说回乡下种有机蔬菜去了。”这里既点明了当事人的主动隐退,又暗示了新的生活方向,比单纯说“消失”更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用这个成语而不是“隐居”呢?其实两者有微妙差别。去年某位知名作家突然停更社交媒体,媒体用“潜身远迹”形容时,不仅指他停止公开活动,更暗示他可能在酝酿新作。这种既保持距离又在积蓄力量的状态,正是成语的精妙所在。

当代职场中,这个概念特别有意思。我认识的设计师朋友Lily,在完成爆款项目后选择淡出三个月。她说:“不是逃避,而是需要潜身远迹来打破思维定式。”这种主动的“消失”反而成为职业突破的跳板,说明暂时的隐退未必是消极的。

成语背后的智慧在今天依然适用。当社交媒体让我们时刻暴露在聚光灯下,主动选择“潜身远迹”反而成了稀缺能力。就像手机需要定期关机维护,人也需要脱离喧嚣来恢复感知力。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种状态应该是充电站而非终点站,毕竟完全与世隔绝在现代社会既不现实也没必要。

最后留个思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是否该重新定义“存在感”?或许像候鸟迁徙般周期性地潜身远迹,才是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这种张弛有度的生存智慧,或许正是古老成语带给我们的新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