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ān
  • bìn
  • shěn
  • yā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ān bìn shěn yāo

成语解释:潘鬓:晋潘岳年始三十二岁,即生白发;沈腰:南朝梁沈约老病,百余日中,腰带数移孔。形容身体消瘦,头发斑白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步步娇》:“拼得个潘鬓沈腰,摇落悠悠千里。”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身体过早衰弱

繁体字形:潘鬓沈腰

英文翻译:Pan bin and Shen waist

潘鬓沈腰的意思

潘:姓。

鬓:鬓角,面颊两边靠近耳朵前面的地方;也指这个部位所长的头发:两鬓苍苍。

沈:[shěn]1.辽宁沈阳的简称。2.汁:墨沈未干。[chén]同“”。现在通常写作沉。

腰:1.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弯腰。两手叉腰。2.裤腰:这裤子腰太肥。3.指腰包或衣兜:我腰里还有些钱,足够我们零用的。4.事物的中间部分:山腰。树腰。半中腰。5.中间狭小,像腰部的地势:土腰。海腰。6.姓。

成语评论

说到“潘鬓沈腰”,可能很多人会觉得陌生。这成语其实来源于古代两个美男子——潘安和沈约,一个年纪轻轻就白了鬓角,一个因愁绪缠身瘦得腰带宽松。比如看这段:“项目连轴转三个月后,小李在电梯里摸着自己新冒的白发苦笑:‘我这算不算是潘鬓沈腰真人版?’”这里用身体变化生动表达了职场高压下的疲惫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用身体特征来比喻忧愁?古人讲究“相由心生”,当人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生理上确实容易出现早衰迹象。就像现代人常说的“过劳肥”或“压力痘”,都是心理状态在身体上的投射。比如这段描写:“王婶看着镜子里松垮的睡衣腰带,突然想起年轻时读过的‘沈腰’典故——原来不用等到中年,操心孩子的升学就足够让人衣带渐宽。”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用在需要画面感的场景。比如历史小说里可以这样写:“使臣握着家书的手指关节发白,塞外风沙在他鬓角染上霜色,不过而立之年,倒显出几分潘鬓沈腰的沧桑。” 短短两句话,既点明了人物境遇,又勾勒出视觉形象。

值得思考的是,当代社会虽然少见真正“衣带渐宽”的情形,但心理层面的消耗可能更甚古人。上周在咖啡馆听见两个姑娘聊天:“我这头发哪需要潘鬓啊,天天熬夜赶方案,直接快进到‘裘千尺同款’了!”虽是玩笑话,倒让我想到——或许我们该创造些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成语”,来精准捕捉那些手机依赖、睡眠债堆积的现代病。

下次遇到朋友顶着黑眼圈加班,不妨拍拍他肩膀:“注意别真熬成潘鬓沈腰啊,项目进度条总会走完的。”这种带着文化味的关心,既传达了共情,又比直白的“别太累”多了几分意趣。毕竟在快节奏的生活里,能让人会心一笑的慰藉,本身就是剂良药。

"潘鬓沈腰"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