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òu
  • jìn
  • zhōng
  • m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lòu jìn zhōng míng

成语解释:见“漏尽锺鸣”。

成语出处:《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马稚暨妻张氏墓志》:“漏尽钟鸣,箭驰风迫。”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漏儘鐘鳴

英文翻译:Missing bell

漏尽钟鸣的意思

漏:1.东西从孔或缝中滴下、透出或掉出:壶里的水漏光了。2.物体有孔或缝,东西能滴下、透出或掉出:漏勺。锅漏了。那间房子漏雨。3.漏壶的简称,借指时刻:漏尽更深。4.泄露:走漏风声。说漏了嘴。5.遗漏:挂一漏万。这一行漏了两个字。点名的时候,把他的名字给漏了。

尽:[jìn]所有的:尽数。尽人皆知。[jǐn]1.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尽早。尽着平生的力气往外一推。尽可能地减少错误。2.(有时跟“着”连用)表示以某个范围为极限,不得超过:尽着三天把事情办好。3.(有时跟“着”连用)让某些人或事物尽先:先尽旧衣服穿。单间房间不多,尽着女同志住。4.用在表示方位的词前面,跟“最”相同:尽前头。尽北边。5.尽自:这些日子尽下雨。事情已经过去了,尽责备他也无益。

钟:1.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2.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挂钟。座钟。闹钟。3.指钟点、时间:六点钟。由这儿到那儿只要十分钟。4.(情感等)集中:钟爱。钟情。5.姓。6.同“”。

鸣:1.(鸟兽或昆虫)叫:鸟鸣。蝉鸣。虫鸣。2.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耳鸣。雷鸣。自鸣钟。孤掌难鸣。礼炮齐鸣。鸣鼓。鸣锣开道。3.表达;发表(情感、意见、主张):鸣谢。鸣冤。鸣不平。百家争鸣。4.姓。

成语评论

漏尽钟鸣”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它原本指古代计时工具漏壶的水滴完、报时钟声响起,常用来比喻事物到达终点或人的生命走到尽头。不过别担心,这可不是什么恐怖故事,我们完全可以用它来描绘生活中的新老交替场景。

比如老张退休当天,办公室的电子钟正好跳到下午五点。他收拾着抽屉里泛黄的笔记本,窗外的夕阳把文件柜拉出斜斜的影子。隔壁工位的小王探头问:“张师傅,您真要走啦?”老张摸着桌角的年轮状咖啡渍笑了笑:“漏尽钟鸣嘛,我这老钟该让位给新电池了。”这个场景里,成语既点出了时间节点的必然性,又暗含薪火相传的意味。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在严肃场合吗?当然不是!上周社区围棋比赛,李大爷执黑第361手落子后突然拍腿:“哈哈!漏尽钟鸣,这盘棋该收官啦!”周围观战的老伙计们先是一愣,继而爆发出会心的笑声。你看,连休闲活动都能用它制造幽默效果。

我特别欣赏这个成语里蕴含的循环智慧。古人用漏壶和钟声标记时间,本质上和我们现在看手机日历跳转没有区别。重要的不是计较“漏尽”的惋惜,而是理解“钟鸣”其实是新循环开始的号角。就像每次撕下日历,下一页永远等着被书写。

现代社会常让人焦虑于 deadlines 和倒计时,但换个角度看,“漏尽钟鸣”何尝不是种温柔的提醒?项目结项时的庆功宴,学期结束时的毕业典礼,甚至每天通勤打卡的“嘀”声,都在告诉我们:每个终点都藏着新故事的种子,只要愿意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