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ǎn
  • qiāng
  • bēi
  • fè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ǎn qiāng bēi fèn

成语解释:满腔:充满心中。心中充满悲痛愤怒

成语出处:穆青《为了周总理的嘱托》:“吴吉昌满腔悲愤,他在家里对老伴激动地说:‘我相信总有一日,会重见青天……’”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十分悲痛愤怒

繁体字形:滿腔悲憤

英文翻译:Filled with grief and indignation

满腔悲愤的意思

满: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满了。装得太满了。2.使满:满上这一杯吧!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满。不满一年。4.全;整个:满身油泥。满屋子的烟。5.完全:满不在乎。满有资格。6.满足:满意。心满意足。7.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8.姓。9.满族:满人。

腔:1.动物身体内部空的部分:口腔。鼻腔。胸腔。腹腔。满腔热血。2.(腔儿)话:开腔。答腔。3.乐曲的调子:高腔。花腔。昆腔。唱腔儿。唱走了腔儿。4.说话的腔调:京腔。山东腔。学生腔。5.用于宰杀过的羊(多见于早期白话):一腔羊。

悲:1.伤心:悲喜交集。2.怜悯:慈悲。3.悲壮:悲歌。

愤: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发怒:气愤。义愤。公愤。愤世嫉俗。

成语评论

满腔悲愤”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整个胸膛里充满悲痛和愤怒”。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因遭遇不公或打击后,内心激烈的情感状态。比如,一位老将军在回忆战友牺牲的战役时,眼眶含泪道:“那一战,我们满腔悲愤,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敌军突破防线。”

有人可能会问:“满腔悲愤和普通愤怒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情感的浓度和持续性。比如当员工发现公司长期克扣工资时,他们不是短暂生气,而是“攥着工资条,满腔悲愤地坐在办公室里,连呼吸都带着颤抖”——这种情绪已经积蓄到影响身心状态的程度。

历史上有个经典案例:屈原投江前所作的《离骚》,字句间尽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悲愤。这种情感如果得不到合理宣泄,可能会像高压锅持续加压,最终引发极端行为。

现代人如何处理满腔悲愤?我曾见过一位母亲在家长会上红着眼眶说:“看到孩子被霸凌的视频,我整夜睡不着觉。”但后来她选择联合其他家长推动反霸凌机制。这说明悲愤本身不是问题,如何转化才是关键——就像用火山的热能发电,把破坏力转为建设力。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有些悲愤能激励人成长,有些却让人陷入泥潭?观察发现,区别在于是否找到具体行动目标。就像《水浒传》里林冲雪夜上梁山,悲愤化为反抗的动力;而祥林嫂反复念叨“我真傻”,悲愤就成了困住自己的牢笼。

在人际交往中,直接说“我满腔悲愤”反而容易引发对抗。更好的方式是像那位把客户投诉写成改进方案的销售经理:“当看到客户集体退单时,我整晚都在翻合同找漏洞,但最后发现是我们服务流程存在系统性缺陷。”这种表达既传递了强烈情绪,又指向了解决方案。

最后想说,情绪如同江水,堵不如疏。承认悲愤的存在,就像气象台预告台风,不是为了制造恐慌,而是为了做好应对准备。当我们学会把内心翻涌的能量转化为具体行动时,那些曾让我们窒息的悲愤,反而可能成为改变现状的契机。

满腔悲愤的造句

  1. 造句 他把满腔悲愤化为诗歌,蔓延在汩罗江上。
  2. 造句 从那以后,满腔悲愤的屎壳郎总是四处寻觅筑有鹰巢的所在。
  3. 造句 他满腔悲愤,意外重生到了一个魔法世界,他发誓要回到原来的世界,向那两个背叛他的人复仇!!
  4. 造句 结局是赵家军全军覆没后,他怀着满腔悲愤来了个最后一战,而诸葛亮那计划也草草收场(失败!)。
  5. 造句 吴为拿着画,怀着满腔悲愤,慢慢地往自己租住的小区踱去。
  6. 造句 2002年9月中旬,当我满腔悲愤地与丈夫柳家和分道扬镳时,我做梦也没想到,造成我婚姻悲剧的原因竟然是一个小小的健慰器。
  7. 造句 然而这些希望不断破灭,满腔悲愤的孔子在“乘桴浮海”、“居九夷”的感叹中,怀着“吾道穷矣”、“哲人其萎”的愤懑,赍志以终。
  8. 造句 双拳紧握下垂,纪烽低下了头,全力控制着满腔悲愤,要把这难忘地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再抬头时,先前狰狞的怒容已经不复存在,平静如水……
  9. 造句 满腔悲愤与不甘的单二早已失去了吃饭的心思,此时已不知不觉走到了父亲所说的练功大院内。
  10. 造句 这位小小姐明明前一秒还是满腔悲愤呢,结果后一秒就受宠若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