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ū xū pāi mǎ
成语解释:比喻讨好奉承。
成语出处:浩然《艳阳天》第128章:“跟在李乡长的屁股后边,溜须拍马,可神气啦。”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比喻讨好奉承
繁体字形:溜須拍馬
英文翻译:fawn on
溜:[liū]1.滑行;(往下)滑:溜冰。从山坡上溜下来。2.偷偷地走开或进入:一说打牌,他就溜了。几个歹徒溜进仓库里。3.光滑;平滑:溜光。滑溜。4.看:溜一眼心里就有了数。5.顺着;沿:溜边。溜墙根儿走。6.很;非常(用在某些单音节形容词前):溜直。溜齐。溜满。7.同“熘”。[liù]1.迅速的水流:大溜。河里溜很大。2.迅速;敏捷:眼尖手溜。走得很溜。3.房顶上流下来的雨水:檐溜。承溜。4.檐沟:水溜。5.排;条:一溜三间房。6.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这溜的果木树很多。7.练:溜嗓子。8.用石灰、水泥等抹(墙缝);堵、糊(缝隙):墙砌好了,就剩下溜缝了。天冷了,拿纸条把窗户缝溜上。
须:1.助动词。须要:务须。必须。须知。事前须做好准备。2.姓。3.等待;等到。4.原来指长在下巴上的胡子,后来泛指胡须:须发。须眉。5.须子:触须。花须。
拍:1.用手掌打:拍击。拍掌。拍抚。拍案叫绝。2.浪涛冲击:拍岸。3.拍打东西的用具:拍子(亦是计算乐音长短的单位)。4.乐曲的节奏:拍节。5.摄影:拍摄。拍照。拍片子。6.发出:拍发。拍电报。7.阿谀,巴结:拍马屁。吹吹拍拍。
马:1.哺乳动物,头小,面部长,耳壳直立,颈部有鬣,四肢强健,每肢各有一蹄,善跑,尾生有长毛。是重要的力畜之一,可供拉车、耕地、乘骑等用。皮可制革。2.大:马蜂。马勺。3.姓。
“溜须拍马”这个词,听起来像不像有人拿着羽毛轻轻挠你的耳朵?比如公司开会时,小王明明业绩普通,却对着领导说:“张总这方案太绝了,我干十年都想不出来!”旁边同事偷偷翻白眼,心里嘀咕:“这马屁拍得也太响了吧?”
有人问:为什么大家明明讨厌这种行为,却总有人乐此不疲?其实就像菜市场讨价还价,拍马屁的人无非想用嘴皮子换点“优惠券”——可能是升职加薪,也可能是少挨批评。但要注意,拍得用力过猛就像往汤里倒整瓶酱油,齁得慌不说,还可能被识破。
记得我实习时见过个典型例子。老李每天帮主管擦桌子泡茶,有次主管文件忘在打印机旁,他举着文件小跑追到电梯口,那架势仿佛捧着圣旨。结果年终晋升名单里根本没他,主管私下说:“我需要的是能打仗的兵,不是拎包小弟。”你看,拍马屁这事就像买彩票,中奖概率可比踏实干活低多了。
不过话说回来,适度的赞美和真正的溜须拍马是两码事。就像给盆栽浇水,少量多次能滋养关系,但要是直接拎着水桶泼,不仅淹死植物,自己也会滑倒。我常跟团队说:“咱们要当镜子照出别人的优点,别当哈哈镜扭曲事实。”
最后分享个冷知识:宋朝有个官员因为拍马屁太夸张,被皇帝罚去数御花园的蚂蚁。这故事告诉我们,从古至今,精明人都懂得“马屁精”和“知心人”的区别。下次想夸人时,不妨先问问自己:这话说出来,对方是会觉得暖心,还是起鸡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