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ēng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yú wēng zhī lì

成语解释:犹言渔人之利。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一回:“甲午为日本侵我东三省,俄、德出为调停,借收渔翁之利,大局又为之一变。”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指意外收获

繁体字形:漁翁之利

英文翻译:profit at other's expense

渔翁之利的意思

渔:1.捕鱼:渔捞。渔船。渔翁。渔业。竭泽而渔。渔人之利。2.谋取(不应得的东西):渔利。

翁:1.年老的男子;老头儿:渔翁。2.父亲。3.丈夫的父亲:翁姑(公公和婆婆)。4.妻子的父亲:翁婿(岳父和女婿)。5.姓。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利:1.锋利;锐利(跟“钝”相对):利刃。利爪。2.顺利;便利:不利。成败利钝。3.利益(跟“害、弊”相对):利弊。有利。兴利除害。4.利润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销。本利两清。5.使有利:利国利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6.姓。

成语评论

茅盾《虹》:“上海人所崇拜的就是利,而且是不用自己费力的渔翁之利。”

渔翁之利的造句

  1. 造句 他准备隔岸观火,让双方恶斗下去,好坐收渔翁之利。
  2. 造句 劫后馀生的公司亦很可能将因为竞争减弱而坐收渔翁之利,获得更多的业务.
  3. 造句 他们是想鹬蚌相争,而坐收渔翁之利罢了。
  4. 造句 鹬蚌相斗,必有一伤,我们现在便等着坐收渔翁之利!
  5. 造句 他们鹬蚌相争,我们好在暗处坐收渔翁之利。
  6. 造句 龙溪心中暗暗窃喜,鹬蚌相争,自己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7. 造句 兽魂堂和麒麟会一开战,两者鹬蚌相争,我们来个坐收渔翁之利,你觉得怎么样?
  8. 造句 白人总想十亿印度人和十亿中国人打起来,自己坐山观虎斗,以收渔翁之利。
  9. 造句 当时布托女士和谢里夫先生明枪暗箭的斗争几乎到了白热化,但却不慎让军方坐收渔翁之利.
  10. 造句 反正最近乱事太多,而唐钧和秦经南的矛盾尽人皆知,他当然可以一退六二五,置身事外获得渔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