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ōu
  • suǒ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fú shōu lè suǒ

成语解释:见“浮收勒折”。

成语出处:《清史稿·高宗纪四》:“辛酉,以图思德劾苏墧浮收勒索,命袁守侗等严鞫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剥削等

繁体字形:浮収勒索

英文翻译:Extortion

浮收勒索的意思

浮:1.停留在液体表面上(跟“沉”相对):浮萍。油浮在水上。浮云。脸上浮着微笑。2.在水里游:他能一口气浮到对岸。3.在表面上的:浮土。浮雕。4.可移动的:浮财。5.暂时的:浮记。浮支。6.轻浮;浮躁:他人太浮,办事不踏实。7.空虚;不切实:浮名。浮夸。8.超过;多余:人浮于事。浮额。9.姓。

收:1.把外面的事物拿到里面;把摊开的或分散的事物聚拢:收拾。收藏。收集。收篷。衣裳收进来了没有?2.取自己有权取的东西或原来属于自己的东西:收回。收复。收税。没收。收归国有。3.获得(经济利益):收入。收益。收支。4.收获;收割:收成。秋收。麦收。今年早稻收得多。5.接;接受;容纳:收报。收留。收容。收礼物。收徒弟。6.约束;控制(感情或行动):收心。我的心像断了线的风筝似的,简直收不住了。7.逮捕;拘禁:收监。8.结束;停止(工作):收工。收操。收场。

勒:[lè]1.带嚼子的马笼头。2.收住缰绳不让骡马等前进:悬崖勒马。3.强制;逼迫:勒令。勒派。勒索。4.统率:亲勒六军。5.姓。6.雕刻:勒石。勒碑。7.勒克斯的简称。1流(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地照在1平方米面积上时的光照度是1勒。[lēi]用绳子等捆住或套住,再用力拉紧;系紧:行李没有捆紧,再勒一勒。中间再勒根绳子就不会散了。袜带儿太紧,勒得腿肚子不舒服。

索:1.大绳子或大链子:船索。绳索。麻索。绞索。铁索桥。2.姓。3.搜寻;寻找:搜索。遍索不得。4.要;取:索取。索还。索价。5.孤单:离群索居。6.寂寞;没有意味:索然。

成语评论

说到“浮收勒索”,可能很多人对这个成语不太熟悉。简单来说,它指的是利用职权或机会,通过虚增名目、巧立名目的方式,向他人强行索取财物。比如一个古代县令假借“修缮粮仓”的名义,要求百姓多交三成粮食,实际却中饱私囊——这就是典型的浮收勒索

有人可能会问:“浮收勒索和普通受贿有什么区别?”其实核心在于“巧立名目”。受贿往往是直接收取好处,而浮收勒索会包装成看似合理的要求。比如现代某社区物业经理要求业主缴纳“绿化维护特别费”,实际并未用于小区建设,这类披着合法外衣的敛财行为更隐蔽,危害性也更大。

在职场中,这种现象也可能以微妙的形式存在。比如某项目组长以“团队建设”为由,要求组员每月缴纳固定金额,却从未组织过集体活动。这种情况下,员工往往因为担心影响晋升而敢怒不敢言。这种行为看似“温和”,实则破坏了职场公平,长期积累会导致团队信任崩塌。

我个人观察到,浮收勒索之所以屡禁不止,往往源于权力不对等和信息不透明。当监督机制存在漏洞时,掌握资源分配权的一方容易滋生贪念。但反过来说,随着移动支付记录、电子审批流程的普及,这类行为的实施难度正在加大。这说明制度建设与技术手段的结合,能有效压缩灰色空间。

值得思考的是:普通人如何避免成为受害者?首先要提高对“非常规收费”的敏感度,遇到不明费用时主动要求查看书面文件;其次要善用投诉举报渠道,现在很多机构都有线上监督平台;更重要的是培养“权利意识”——当越来越多的人敢于对不合理要求说“不”,这种不良风气自然会逐渐消退。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浮收勒索现象其实是特定阶段的产物。随着法治体系完善和公民教育普及,这类行为终将失去生存土壤。就像二十年前常见的“乱收费”现象,如今在大多数规范企业已难觅踪迹。这提醒我们:问题的解决不能只靠个人对抗,更需要制度保障与集体意识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