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óng
  • cōng
  • ló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óng yù cōng lóng

成语解释:浓郁:花草的香气浓重;葱茏:草木青翠茂盛。形容花草香气浓重,枝叶茂密青翠

成语出处:肖兵《太行青松》:“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上那浓郁葱茏的松柏,巍然挺立,充满生机。”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风景描写

繁体字形:浓郁葱茏

英文翻译:Rich and verdant

浓郁葱茏的意思

浓:1.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稠密(跟“淡”相对):浓墨。浓云。浓茶。浓眉。2.程度深:兴趣很浓。睡意正浓。3.姓。

郁:1.香气浓厚:馥郁。郁烈。2.姓。3.(草木)茂盛:葱郁。4.(忧愁、气愤等)在心里积聚:忧郁。抑郁。郁闷。

葱:1.多年生草本植物。有辛辣味。包括大葱、分葱、细香葱等。多作调味品。2.青色:葱翠。

茏:古书上说的一种草。

成语评论

提到“浓郁葱茏”,你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或许是一片枝叶繁茂的森林,或是夏日里阳光穿透层层绿叶的景象。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草木茂盛、颜色深绿的状态,但它是否只能描述自然风景呢?

举个例子:清晨推开窗,小区花园里新栽的梧桐树已长得浓郁葱茏,叶片交织成天然的遮阳伞。这里既展现了植物生长的旺盛,也暗含环境改善带来的生活愉悦感。值得注意的是,用具体场景替代抽象描述能让文字更有代入感。

有人会问:“这个成语能否用在非自然场景中?”实际上,某些创意用法能带来意外效果。比如描述团队氛围:“项目组的创意讨论会上,各种想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整个会议室弥漫着浓郁葱茏的思维活力。”这种打破常规的用法,反而让语言更富生命力。

在使用这类成语时,很多人担心词汇重复。我的建议是:尝试用近义词轮换。比如“苍翠欲滴”侧重色彩,“枝繁叶茂”强调形态,“绿意盎然”突出整体感受。下次描写春景时可以说:“河堤两岸柳丝摇曳,新芽初绽的嫩绿与远处松柏的浓郁葱茏相映成趣。”

个人看来,“浓郁葱茏”不仅是视觉描写,更承载着生机勃勃的象征意义。在生态环境备受关注的今天,这个成语常出现在城市绿化报道中,比如:“经过三年生态修复,废弃矿场已变身为浓郁葱茏的湿地公园。”这种转变本身就充满希望感。

若想提升语言表现力,不妨结合五感体验。试想这样的画面:“暴雨过后的竹林,竹叶青翠得能掐出水来,潮湿空气里浮动着草叶清香,此刻的浓郁葱茏不仅看得见,还能触摸和呼吸。”多维度的描写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何让“浓郁葱茏”用得恰到好处?关键在于抓住“茂密而富有生命力”的核心特质。无论是描绘实体植物,还是比喻抽象概念,只要符合这个特质,就能为文字增添鲜活的画面感。就像老舍在《四世同堂》里写的:“槐树的浓荫把院子遮得绿幽幽的”,虽未直接使用成语,却传递出相同意境。

语言就像不断生长的植物,经典成语与现代表达方式的融合,恰似新枝与老干的交错生长。下次提笔写作时,不妨让“浓郁葱茏”这样的词语,成为你文字花园里的一丛翠竹,既保持传统韵味,又焕发新鲜气息。

浓郁葱茏的造句

  1. 造句 全山形势巍峨雄壮,草木植被浓郁葱茏,故有“雄秀”美称。
  2. 造句 全山形势巍峨雄壮,草木植被浓郁葱茏,故有“雄秀”。
  3. 造句 7万亩,如今已有几十万棵各类苗木让弋阳城乡更加浓郁葱茏、生机盎然。
  4. 造句 此时站在天台正中,远眺远处天平山顶浓郁葱茏的白云,帅智宝的目光可谓潇洒至极,器宇更是无比轩昂!只是,他**的身子有点凉。
  5. 造句 新颖的建筑,错落有致;水杉、银杏、雪松,浓郁葱茏;奇花异草,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活蹦乱跳的小松鼠,在林阴下玩耍;叫不出名的鸟儿,在树丛中歌唱。
  6. 造句 峨眉山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全山形势巍峨雄壮,草木植被浓郁葱茏。
  7. 造句 旷野里,小河边,院落里,柳芽儿生了出来,尖尖的,参差不齐,嫩得透明,成行成片便有了一种气势,重叠了无数次的淡绿变得浓郁葱茏起来。

"浓郁葱茏"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