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óng nóng yù yù
成语解释:指香气、色彩、气氛等浓厚热烈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9回:“方进得院来,早闻得浓浓郁郁的异香扑鼻。”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定语、状语;用于香气、色彩、气氛等
繁体字形:浓浓郁郁
英文翻译:Thick and gloomy
浓:1.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稠密(跟“淡”相对):浓墨。浓云。浓茶。浓眉。2.程度深:兴趣很浓。睡意正浓。3.姓。
浓:1.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稠密(跟“淡”相对):浓墨。浓云。浓茶。浓眉。2.程度深:兴趣很浓。睡意正浓。3.姓。
郁:1.香气浓厚:馥郁。郁烈。2.姓。3.(草木)茂盛:葱郁。4.(忧愁、气愤等)在心里积聚:忧郁。抑郁。郁闷。
郁:1.香气浓厚:馥郁。郁烈。2.姓。3.(草木)茂盛:葱郁。4.(忧愁、气愤等)在心里积聚:忧郁。抑郁。郁闷。
提到“浓浓郁郁”的成语,很多人会联想到扑鼻的香气或饱满的情感。比如“香飘四溢”让人立刻想到刚出炉的面包房,但成语的妙处远不止于此——为什么简短的四个字能让人产生如此具体的联想?
先看个生活场景。老张炖了三个小时的牛肉汤,邻居隔着门喊:“您家这汤真是五味俱全啊!”这里“五味俱全”既夸赞了食物的丰富层次,又暗含了烹饪者的用心。成语像压缩包,用最精简的词汇承载了复杂的感受。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人说话直来直往,成语会不会显得老套?”其实不然。当同事把混乱的会议比作“乌烟瘴气”,既避免了尖锐批评,又形象传递了不满。这种委婉表达在职场沟通中反而更具智慧,就像给苦药裹上糖衣。
我特别喜欢“情深义重”这个成语。去年搬家时,二十年未见的发小连夜开车来帮忙,搬完箱子他摆摆手说“别整那些虚的”,但泛红的眼眶骗不了人。成语此刻成了情感的催化剂,让那些说不出口的话找到了容器。
观察发现,年轻人正在用新方式激活成语。短视频里有人用“暗香疏影”形容初冬的腊梅,镜头从枯枝摇到点点黄花,配上煮茶的咕嘟声,两千年前的文字突然有了呼吸感。这种古今碰撞证明,成语不是博物馆的展品,而是流动的活水。
下次遇到阴雨连绵的日子,试着用“愁云惨雾”代替“心情不好”。当词语在舌尖滚动的刹那,仿佛看见水墨画般的雨幕中,撑着油纸伞的身影渐行渐远。语言塑造思维,而思维能改变看待世界的角度——这或许就是文化传承最动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