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óng
  • yī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óng yīn bì rì

成语解释:形容树木枝繁叶茂,可以遮住阳光。

成语出处: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譬如种柳树,特到柳树长大,浓荫蔽日,农夫耕作到正午,或者可以坐在柳树底下吃饭,休息休息。”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树木茂密

繁体字形:濃蔭蔽日

英文翻译:luxuriant

浓荫蔽日的意思

浓:1.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稠密(跟“淡”相对):浓墨。浓云。浓茶。浓眉。2.程度深:兴趣很浓。睡意正浓。3.姓。

荫:[yìn]1.没有阳光;又凉又潮:地窖很荫。2.遮蔽:荫覆。3.古指因父祖有功,子孙得到官爵或特权。4.庇护:荫庇。[yīn]同“”。

蔽:1.遮盖;挡住:遮蔽。掩蔽。2.概括:一言以蔽之。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成语评论

浓荫蔽日”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吧:盛夏午后走在山间小径,抬头望去,层层叠叠的樟树枝叶交错,形成天然的绿色穹顶,阳光只能从缝隙里漏下点点金斑,这场景就叫“浓荫蔽日”。你看,四个字是不是比直接说“树很多很密”更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词只能用来写自然环境吗?当然不是!在小说里描述老宅院时,可以写“百年梧桐浓荫蔽日,给斑驳的灰墙蒙上流动的暗纹”,瞬间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厚重感。甚至能用来比喻某种保护力量,比如“母亲的爱像浓荫蔽日的大树,把生活的风雨挡在看不见的地方”。

我发现这个成语特别适合表达“被温柔覆盖”的意象。现代社会到处都是钢筋水泥,反而让人更向往自然遮蔽带来的安全感。有次在商场看到仿真绿植搭的遮阳棚,第一反应就是“这人工的浓荫蔽日,终究比不上山林里带着松香的风”——或许这就是成语的生命力,总能在新场景里找到共鸣。

换个角度看,浓荫蔽日其实藏着生态智慧。老家村口的古树群,夏天能让整个广场降温5℃以上,比空调环保得多。现在城市绿化总爱修剪得整整齐齐,反倒失去了这种天然遮阳效果。下次走在林荫道,不妨伸手摸摸叶片间隙漏下的光斑,成语里的古老智慧,正在你指尖跳动。

浓荫蔽日的造句

  1. 造句 户外,秋日原野上一派丰收景象,往日浓荫蔽日的森林里也透进了阳光,秋高气爽,早晨雾霭蒙蒙,傍晚彩霞满天。
  2. 造句 一到夏天,树木蓊郁,浓荫蔽日,荷花盛开,荷香袭人。
  3. 造句 浓荫蔽日的榕树下有一长条石头的晾台。
  4. 造句 塔河两岸也是胡杨林浓荫蔽日,形成天然绿色长廊,其中下游的胡杨林面积更达600万亩,这里沃野千里,养活着100多万的人口。
  5. 造句 浓荫蔽日,处处充斥着阴冷邪恶的气息。
  6. 造句 “种树十余年来,浓荫蔽日,翠幄连云,六月徂暑者,荫赐于下,无不感文襄公之德”。
  7. 造句 两株粗壮挺拔的参天百年香樟,精壮挺拔,浓荫蔽日,一棵百年古藤历经沧桑,盘曲遒劲,为花园平添了浓浓古意。
  8. 造句 一路不知道走了多久,那浓荫蔽日的茂密森林,终于变成了稀疏的树木和茫茫的绿草。
  9. 造句 山上树木茂密,浓荫蔽日,炎热的阳光被茂密的树叶遮挡在上面。
  10. 造句 二人边走边看,但见四周尽是苍松劲柏,浓荫蔽日,各种叫不出名的鸟儿在欢快的唱歌,好像在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