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 ài
  • mí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ì shì ài mín

成语解释:济:救助,接济;爱:关爱。匡济艰危世道,恤爱苦难民众

成语出处:明·屠隆《昙花记·辞家访道》:“我本清泰世间奇男子,济世爱民,扶危定难。”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救助民众

繁体字形:濟丗愛民

英文翻译:Help the world and love the people

济世爱民的意思

济:[jì]1.过河;渡:同舟共济。2.救;救济:接济。缓不济急。3.(对事情)有益;成:无济于事。假公济私。[jǐ]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爱:1.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爱祖国。爱人民。他爱上了一个姑娘。2.喜欢:爱游泳。爱劳动。爱看电影。3.爱惜;爱护:爱公物。爱集体荣誉。4.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爱哭。铁爱生锈。5.姓。

民:1.人民:国泰民安。为民除害。2.指某种人:藏民。回民。农民。渔民。牧民。居民。侨民。3.民间的:民歌。民谣。4.非军人;非军事的:拥军爱民。民航。民用。5.姓。

成语评论

说到"济世爱民"这个成语,大家可能会想到古代名医悬壶济世的故事。但你知道吗?这个词在今天依然充满生命力。比如疫情期间,无数医护人员连续数月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用专业知识和无私奉献诠释着新时代的济世爱民精神。

有人可能要问:普通人如何实践济世爱民?其实不必惊天动地。社区志愿者帮独居老人买菜送药,教师自费给贫困学生购买学习资料,这些看似平凡的善举都是当代版的济世爱民。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温暖往往藏在日常点滴里。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现代人更倾向于"既能利己又能利他"的济世方式。比如程序员开发无障碍软件帮助视障群体,环保创业者用商业模式解决污染问题。这种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思路,或许能为传统概念注入新活力。

历史上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胸怀令人敬佩,但现代社会的济世爱民更强调系统性思维。就像扶贫工作者不仅要给物资,更要教技术、拓销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让帮扶效果更可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践行这个理念需要量力而行。就像消防员冲进火场救人前要先确保自身安全,我们在帮助他人时也要保持理性。过度牺牲可能适得其反,找到助人与自护的平衡点,才能让善意走得更远。

科技发展正在重塑济世爱民的方式。通过网络募捐平台,普通人动动手指就能参与救灾;利用AI技术,医生可以远程诊疗偏远地区患者。这些创新让善意的传递突破时空限制,形成更广阔的爱心网络。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至今仍需要济世爱民精神?或许答案就藏在每个温暖瞬间里。当善意像接力棒般传递,当帮助他人成为社会共识,我们都在共同编织着人类文明最珍贵的纽带。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只会随着时代发展焕发新光彩。

济世爱民的造句

  1. 造句 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2. 造句 十年前,他听说宛城名医张希济世爱民,特去求斋化缘,以观其人。
  3. 造句 郭守真得知此事,认为济世爱民乃道家之本,赴盛京祈雨正是弘扬龙门道统的良机。
  4. 造句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玄天上帝圣诞及七月皆有布施活动,以发扬玄天上帝济世爱民的慈悲心。
  5. 造句 尽管如此,不论有啥不可告人的阴谋,她都不应该把主叫当成谋杀的对象,大主教济世爱民,丰功伟绩、罄竹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