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uāng shí jì shì
成语解释:匡:纠正。济:救助。挽救动荡的局势。使其转危为安。
成语出处:《后汉书·荀淑传》:“平运则弘道以求志,陵夷则濡迹以匡时。”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挽救动荡的局势
繁体字形:匡時濟丗
英文翻译:help the people
匡:1.纠正:匡谬。2.救;帮助:匡助。匡我不逮(帮助我所做不到的)。3.粗略计算;估计:匡计。匡算。匡一匡。4.料想(多见于早期白话):不匡。5.姓。
时:1.时间(对空间而言):时空观念。2.时代;时候:古时。唐时。战时。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规定的时间:按时上班。过时作废。5.季节:四时如春。6.现在的;当时的:时事。时兴。7.时俗;时尚:入时。8.副词。时常:时时。时有错误。9.有时候:时阴时晴。10.时机:不误农时。
济:[jì]1.过河;渡:同舟共济。2.救;救济:接济。缓不济急。3.(对事情)有益;成:无济于事。假公济私。[jǐ]1.济水,古水名,发源于今河南,流经山东入渤海。现在黄河下游的河道就是原来的济水的河道。今河南济源,山东济南、济宁、济阳,都从济水得名。2.姓。
世:1.时代:近世。当世。2.人的一生:一生一世。3.一代传一代的:世医。世交。4.指有世交关系的:世叔。5.一代一代父子相承而形成的辈分:第十五世孙。6.世界;社会:举世无双。公之于世。7.地质年代分期的第四级。如新生代第四纪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
“匡时济世”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心系天下、勇于担当的人物。比如:“张教授放弃海外高薪回国组建科研团队,有人笑他傻,他却说'匡时济世不是口号,是要用行动填补技术空白'。”这种选择背后,往往藏着比个人得失更重要的考量。
有人问:匡时济世听着像伟人专利,普通人够得着吗?其实疫情期间主动担任社区志愿者的退休教师王阿姨就是典型。她每天爬楼为独居老人送菜,虽然没做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用她的话说:“能帮一个是一个,积水成渊嘛。”这种在平凡岗位上解决问题的态度,正是匡时济世的现代注脚。
最近遇到个有趣案例:某互联网公司的95后产品经理小陈,坚持在APP里加入老年人简易模式。面对“影响商业收益”的质疑,他在立项书上写道:“科技的温度,在于让每个群体都不被落下。”这个设计最终帮助公司开拓了银发市场,获得意外成功。这说明匡时济世的行动,未必与务实精神相悖。
笔者在山区支教时深有体会:那些坚持给女童争取读书机会的乡村教师,那些自费给留守儿童开美术课的热心家长,他们或许从没说过“匡时济世”四个字,但正是这些具体而微的努力,像溪流汇成江河般改变着社会面貌。这种改变往往始于“我能为眼前的问题做点什么”的朴素发问。
当年轻人讨论“躺平”时,别忘了还有人在默默行动。就像深圳那个组建技术义工联盟的工程师群体,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为小微企业开发免费管理系统。其中成员李工说得实在:“改变世界太大,但帮十个八个企业活下去,这事儿我能做到。”匡时济世从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无数个“我能做到”的叠加。
时代的巨轮转向,往往始于千万人微小却坚定的努力。不论是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还是推动环保创新的创业者,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支点。重要的是保持清醒:我们不必等待英雄,因为每个普通人的善意与担当,都在书写着这个时代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