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ǐ dà yú duō
成语解释:水面宽广,鱼就很多。比喻事物环境宽松就能丰盛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自纪篇》:“夫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饶,水大鱼多。”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水大魚多
英文翻译:There are many big fish in the water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鱼:1.脊椎动物的一大类,生活在水中,体温随外界温度而变化,一般身体侧扁,有鳞和鳍,用鳃呼吸。种类极多,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两类。大部分可供食用。2.(Yú)姓。
多:1.数量大(跟“少、寡”相对):多年。多种多样。多才多艺。多快好省。2.超出原有或应有的数目;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跟“少”相对):这句话多了一个字。你的钱给多了,还你吧。3.过分的;不必要的:多心。多嘴。多疑。4.(用在数量词后)表示有零头:五十多岁。两丈多高。三年多。5.表示相差的程度大:他比我强多了。这样摆好看得多。6.姓。7.用在感叹句里,表示程度很高:你看他老人家多有精神!。这问题多不简单哪!8.指某种程度:无论山有多高,路有多陡,他总是走在前面。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水大鱼多"这个成语,但你知道它真正的应用场景吗?举个例子,某电商平台用户量突破5亿后,商家们忽然发现:只要商品质量过硬,就算不做广告也能获得稳定订单——这不正是"平台用户基数大(水大),优质商家自然能获得更多客源(鱼多)"的生动写照吗?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良禽择木而栖"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关注点不同。前者强调环境容量对机会数量的影响,后者侧重主动选择的重要性。就像新兴产业园刚建成时,早期入驻的企业往往能享受更优惠的政策(水大),但随着竞争者涌入(鱼多),企业就需要在服务质量上创造差异化了。
我观察到现代职场有个有趣现象: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常抱怨竞争激烈,而三四线城市的同龄人却感叹机会太少。这恰好印证了"水大鱼多"的两面性——资源充沛的地方必然伴随激烈竞争。就像直播行业,头部平台流量惊人(水大),但真正能持续变现的主播(鱼)始终是少数。
最近参加创业者交流会时,有位90后的观点让我印象深刻:"与其在红海市场拼杀,不如自己挖个池塘养鱼。"这个比喻巧妙延伸了成语内涵——当现有水域拥挤时,创造新场景可能比单纯争抢资源更重要。就像新能源汽车刚兴起时,很多企业选择在充电桩配套、电池租赁等细分领域开辟新赛道。
下次看到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矿泉水品牌时,不妨想想:为什么同样都是H2O,有的能卖到30元一瓶?这说明在"水大鱼多"的市场环境中,产品价值创新才是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毕竟,当整个池塘足够大时,游得最远的鱼往往不是体型最大的,而是最懂得利用水流方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