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ǐ guāng shān sè
成语解释:泛指山水景色。
成语出处:唐·薛用弱《集异记·蒋琛》:“山势萦回水脉分,水光山色翠连云。”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景物描写
繁体字形:水光山色
英文翻译:scenic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光:1.通常指照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以及看不见的红外线和紫外线等。也叫光波、光线。2.景物:风光。春光明媚。3.光彩;荣誉:为国增光。4.比喻好处:沾光。叨光。借光。5.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光临。光顾。6.光大;使显耀:光前裕后。光宗耀祖。7.明亮:光明。光泽。8.光滑;光溜:磨光。这种纸很光。9.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光。用光。把敌人消灭光。10.姓。
山:1.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高耸的部分:高山。山顶。2.像山的东西:冰山。3.蚕蔟:蚕上山了。4.山墙:房山。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清晨推开窗,眼前突然跃入一片水光山色。远处黛青色的峰峦倒映在镜面般的湖水中,近处芦苇丛里白鹭翩跹,这样的画面让人不自觉想到"水光山色"这个词。可这个成语到底好在哪儿?它不仅能准确勾勒出山水相映的视觉美感,更像在画布上泼墨般将光影流动的灵动感定格下来。
张老板的民宿开在江南古镇,他总说:"我们这儿的水光山色就是活招牌。"这让我想起去年在黄山西海大峡谷徒步时,云雾缭绕间青松与奇峰相映成趣,当时脱口而出的正是"真是水光山色两相宜"。不过现代人看惯钢筋森林,这样的自然意境是否正在褪色?我倒觉得正因城市化的推进,这种传统审美意象反而更显珍贵。
有读者可能会问:用"湖光山色"不是更常见吗?其实这两个成语就像孪生姐妹,前者侧重水体与山峦的光影互动,后者更强调整体性景观。就像摄影中的长焦镜头与广角镜头的区别,选用哪个取决于你想突出表现的重点。比如描写西湖三潭印月,用"水光山色"更能体现月光洒在湖面与雷峰塔尖交相辉映的细腻美感。
最近带孩子去千岛湖,当游船划破翡翠色水面,岛链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时,小朋友突然说:"这里的山水好像在发光!"这稚气的感叹让我恍然——原来"水光山色"不仅是文人的诗意表达,更是人类对自然之美的本能感知。或许我们不必纠结字面解释,而该珍惜这种跨越时空的审美共鸣。
看着城市里不断生长的玻璃幕墙大厦,忽然觉得水光山色不只是风景,更像是种生活哲学。那些流动的光影教会我们,美从来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动态平衡。下次遇见这样的景致,不妨放下手机静静感受,或许能听见山水在讲述光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