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uǐ
  • zhī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uǐ rǔ zhī qì

成语解释: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至伏肘腋之间,而为心腹之大患,托水乳之契,而藏钧距之深谋,则不知者或多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水乳之契

英文翻译:Water milk contract

水乳之契的意思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乳:1.生殖:孳乳。2.乳房:乳罩。乳腺。3.奶汁:母乳。乳牛。代乳粉。水乳交融。4.像奶汁的东西:豆乳。乳胶。5.初生的;幼小的:乳燕。乳猪。乳牙。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契:[qì]1.证券,证明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契约。契据。房契。2.相合,相投:相契。契合。默契。契友。契分(fèn)(投合无间的情分)。契厚。3.用刀雕刻:契刻。契舟求剑。4.〔契机〕指事物转化的关键。5.刻的文字,近代称甲骨文:书契。契文(甲骨文)。[qiè]古同“”,用刀子刻。[xiè]古人名,中国商朝的祖先,传说是舜的臣,助禹治水有功而封于商。

成语评论

水乳之契”这个成语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它形容人与人之间像水和牛奶一样自然融合,既有紧密的默契,又保持各自的特性。比如同事之间长期合作形成的信任,或者朋友间无需多言的互相支持,都可以用这个词描述。

举个例子:一家创业公司的创始团队,有人擅长技术,有人精通市场,虽然分工不同,但大家目标一致,遇到问题时总能迅速达成共识。这种配合就像“水乳之契”——既不会强行改变彼此的工作方式,又能高效推进项目。这种状态和普通合作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默契”而非“规则”,大家不需要反复沟通细节,而是基于长期磨合产生的信任。

有人可能会问:普通朋友和拥有“水乳之契”的朋友有什么不同?想象一下,你和邻居偶尔一起散步是普通社交;但如果你生病时,对方直接帮你接送孩子、买菜做饭,甚至不用你开口求助,这就是水乳之契的关系。它建立在深度理解和主动付出的基础上,而不是表面的客套。

个人认为,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这种关系。比如在远程办公场景中,团队成员分布在各地,如果缺乏信任基础,沟通成本会极高;而具备水乳之契的团队,即使隔着时差,也能通过简短的留言快速对齐目标。这让我联想到自己参与过的项目——当团队中有两人曾共事三年以上时,他们的协作效率往往是其他人的两倍。

如何培养这种关系?核心在于“允许差异存在”。就像水乳混合后依然是透明的液体,而不是强行变成固体。工作中,接纳同事不同的工作节奏;生活中,尊重朋友与自己相反的生活习惯,反而能让关系更持久。与其追求完全一致,不如在差异中寻找互补的可能性。

下次当你发现和某人的合作特别顺畅,或者遇到困难时对方总能预判你的需求,不妨用“水乳之契”这个词来形容。它不仅是一种理想状态,更提醒我们:真正牢固的关系,从来不是控制与妥协,而是像水与乳那样,在流动中达成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