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áo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áo fā sī sù

成语解释:形容极其微小。

成语出处:宋·陈亮《跋焦伯强帖》:“诸公巨人踵武相接,天下毫发丝粟之才,皆得以牵连成就,况若伯强之卓然能自见者乎!”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小事物等

繁体字形:毫發絲粟

英文翻译:Millipede

毫发丝粟的意思

毫:1.细长而尖的毛:狼毫笔。羊毫笔。2.指毛笔:挥毫。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头毫。二毫。4.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毫不足怪。毫无头绪。5.(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毫米。毫升。毫克。6.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质量或重量,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7.货币单位,即角。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丝:1.蚕吐的像线的东西,是绸缎的原料。2.像丝的东西:粉丝。尼龙丝。3.形容极小,细微:丝毫。一丝不苟。4.市制长度、质量单位。10丝为1毫。

粟: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成语评论

大家常听说“毫发丝粟”这个词,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现实中的例子吧。比如朋友帮你整理会议资料时,顺手把文档里的错别字改了,还调整了表格的边距。你可能觉得“这点小事算什么”,但正是这种细节让整个文件显得专业。这时候就可以说:“别小看这些毫发丝粟的改动,它们能让结果大不相同。”

有人可能会问:生活中真的需要关注这么细的事吗?举个例子,家里老人每天坚持给阳台的花浇水,叶片擦得锃亮。看似琐碎,但十年如一日这么做,整个家的氛围都变得生机勃勃。微小行动的累积,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再来看工作中的场景。新人小王每次提交方案时,总会多检查一遍数据单位是否统一,页码是否连续。同事笑话他“抠细节”,结果某次竞标中,正是这份零失误的方案让客户当场拍板。你看,毫发丝粟的用心,关键时刻就是竞争力的体现。

不过话说回来,关注细节不等于钻牛角尖。我见过有人为了PPT配色纠结三天,反而耽误了核心内容。这时候就要分清楚:哪些是必须较真的“丝粟”,哪些是能放手的“粗枝”。好比厨师既要保证食材新鲜,也不必纠结胡萝卜切圆片还是方片。

最后分享个观察:越是成熟的人,越懂得在“抓大放小”和“见微知著”之间找平衡。就像拼乐高积木,既要确保每块卡扣到位,也要时刻记得整体造型。下次当你准备忽略某个小细节时,不妨先问问:这个毫发丝粟的部分,会不会成为整个链条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