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áo jǔ lǚ xī
成语解释:毛举:琐碎列举。缕:一条一条,详详细细。缕析:详细地分析。琐细列举,详细地剖析。
成语出处:宋·张孝祥《乞改正迁谪士大夫罪名札子》:“毛举缕析,旁逮知旧,惧其不能废锢,必以赃私罪污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毛舉縷析
英文翻译:list in detail and make careful analysis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缕:1.线:细针密缕。千丝万缕。不绝如缕。2.一条一条,详详细细:缕述。条分缕析。3.用于细的东西:一缕麻。一缕头发。一缕炊烟。
析:1.分开;散开:析居。条分缕析。分崩离析。2.分析:剖析。解析几何。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3.姓。
“毛举缕析”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其实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举个例子,小明准备开一家奶茶店,他花了两周时间对比了二十种茶叶供应商的报价、品质和配送速度,还把周边五公里内的竞争对手门店位置画成了地图——这种把每个细节都掰开揉碎研究的行为,就是典型的“毛举缕析”。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需要把事情分解得这么细?想象你正在组装宜家家具,如果只看整体图纸就动手,很可能装到第三步发现螺丝装反了。毛举缕析就像把说明书拆成十个小步骤,每个环节单独确认,反而能提高成功率。去年我帮朋友策划婚礼时,就是把场地布置、宾客动线、餐饮流程等拆成四十多项清单逐项落实的。
工作中最常见的应用场景是数据分析。市场部的小张上周做竞品报告时,不仅统计了各品牌的广告投放量,还细抠了他们在不同时段的推送策略,连社交媒体评论区的高频词都做了词云图。这种深度拆解让她发现了对手在周末晚间的营销空档,帮公司抓住了黄金推广时机。
不过要注意的是,过度分析可能导致“ paralysis by analysis”(分析瘫痪)。就像写论文时如果每个参考文献都要追根溯源,可能永远写不完引言部分。关键是在全面考量和行动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就像厨师做菜既要讲究食材搭配,也不能因为纠结火候而让锅里的菜烧焦。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在新时代有了新玩法。我认识的自媒体博主会用毛举缕析的方法拆解爆款视频,把3分钟的内容分解成57个镜头机位、12个表情变化点和8次背景音乐切换,这种显微镜式的观察确实能发现很多隐藏的流量密码。
下次遇到复杂问题时,不妨试试先把大象装冰箱的步骤拆解成开门、装象、关门三个动作,再给每个动作配上温度调节方案、大象姿势调整指南和冰箱防震措施。这种层层剥笋的思考方式,往往能让看似无解的问题突然变得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