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áo jǔ xì shì
成语解释:毛举:列举琐碎的事情。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加以责难或攻击
成语出处:宋·陈亮《论励臣之道》:“而群臣邈焉不知所急,毛举细事,以乱大谋。”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烦琐地列举细小事情
繁体字形:毛舉細事
英文翻译:The details
毛:1.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鸟类的羽毛:羊毛。鸡毛。枇杷树叶子上有许多细毛。2.东西上长的霉:馒头放久了就要长毛。3.粗糙;还没有加工的:毛坯。毛铁。4.不纯净的:毛利。毛重。5.粗略:毛估。毛算。6.小:毛孩子。毛贼(小偷儿)。7.指货币贬值:钱毛了。8.姓。9.做事粗心,不细致:毛手毛脚。毛头毛脑。10.惊慌:心里有点儿毛。这下可把他吓毛了。11.发怒;发火:把他惹毛了,你要吃大亏。12.一圆的十分之一;角。
举:1.往上托;往上伸:举重。举手。高举着红旗。2.举动:义举。壮举。一举一动。一举两得。3.兴起;起:举义。举兵。举火。4.生(孩子):举一男。5.推选;选举:推举。举代表。公举他做学习组长。6.举人的简称:中举。武举。7.提出:列举。举一反三。举个例子。8.全:举座(所有在座的人)。举国。举世。9.姓。
细:1.(条状物)横剖面小(跟“粗”相对,2.—3.同):细铅丝。她们纺的线又细又匀。4.(长条形)两边的距离近:画一条细线。曲折的小河细得像腰带。5.颗粒小:细沙。玉米面磨得很细。6.音量小:嗓音细。7.精细:江西细瓷。这几件玉石雕刻做得真细。8.仔细;详细;周密:细看。精打细算。深耕细作。这人心很细。9.细微;细小:细节。事无巨细。不要管得太细。10.年龄小:细妹。细娃子。11.姓。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什么是"毛举细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把无关紧要的琐事当成重点讨论。比如在家庭装修时,有人反复纠结窗帘杆的螺丝颜色,却对整体空间布局毫不在意,这就叫"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为什么有人会陷入这种状态?其实这反映了思维方式的差异。记得去年公司策划年会时,小王反复修改签到表字体,却忽略了节目流程的关键衔接。当主管提醒他时,他脱口而出:"细节决定成败啊!"但过犹不及的专注反而可能模糊重点。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有个实用技巧叫"五分钟法则":遇到争议时先自问"这个问题五年后还重要吗"。就像上周邻居为垃圾分类时塑料袋的折叠方式争论不休,若用这个方法思考,自然就知道该把精力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了。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我观察发现,某些特殊场景需要这种细致:比如文物修复专家处理古籍时,连纸张的纤维走向都要仔细研究。但这种情况就像炒菜放盐——适量才提鲜,过量就毁菜。
有个有趣的现象:智能手机时代,我们更容易陷入"毛举细事"的陷阱。刷短视频时计较某个画面的0.5秒时长,却忽略整条视频传递的核心信息。这提醒我们要建立信息筛选的"优先级过滤器",就像整理衣柜时先把外套挂好,再处理袜子这类小件。
最近看到个典型案例:某创业团队为APP图标阴影深浅开了三天会,结果错过产品内测最佳时机。这就像登山时只顾调整背包带长度,却忘记关注天气变化。关键时刻,懂得抓主要矛盾才是真智慧。
说到底,把握"关注度"的分寸就像调节相机焦距。既要看清近处的花瓣纹理,也要保持对整片花园的视野。生活中不妨定期做"注意力体检",检查自己的精力是否投放在了真正重要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