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ǐ zhū gé zǒu shēng zhòng dá
成语解释:诸葛:诸葛亮;走:吓走;仲达:司马懿。指用死人吓唬活人
成语出处:《晋书·宣帝纪》:“时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帝闻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指人虽死,余威犹在
繁体字形:死諸葛走生仲達
英文翻译:Zhong Da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诸:1.众;许多:诸位。诸君。诸侯。诸子百家。2.姓。3.“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诸实施(=之于)。数易其稿,而后公诸社会(=之于)。有诸(=之乎)?
葛:[gě]姓。[gé]1.多年生藤本植物,叶子为三片小叶组成的复叶,小叶菱形或盾形,花紫红色,荚果上有黄色细毛。根肥大,叫葛根,可制淀粉,也可入药。茎皮可制葛布。通称葛麻。2.用丝做经,棉线或麻线等做纬织成的纺织品,表面有明显的横向条纹。
走:1.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行走。走路。孩子会走了。马不走了。2.跑:奔走。3.(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钟不走了。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你这步棋走坏了。4.趋向;呈现某种趋势:走红。走热。5.离开;去:车刚走。我明天要走了。请你走一趟吧。把箱子抬走。6.指人死(婉辞):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7.(亲友之间)来往:走娘家。走亲戚。他们两家走得很近。8.通过: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9.漏出;泄漏:走气。走风。说走了嘴。10.姓。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仲:1.地位居中的:仲裁。2.指农历一季的第二个月:仲秋。3.在弟兄排行里代表第二:仲兄。仲弟。伯仲叔季。4.姓。
达:1.通;到。例:四通八达。抵达。2.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达事理。3.达到;实现:目的已达。达成协议。4.告知;表达:转达。传达。5.指得到显要的地位:显达。
“死诸葛走生仲达”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戏剧性?它背后其实有个有趣的历史故事。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字孔明)去世后,蜀军撤退时故意制造他还活着的假象,吓得追击的司马懿(字仲达)以为中计,慌忙退兵。这个成语便用来形容“用虚张声势的手段震慑对手”,或者“利用已逝之人的余威达到目的”。
核心问题来了:为什么一个“假动作”能让人不战而退?其实关键在于心理博弈。司马懿本就忌惮诸葛亮的谋略,当看到对方阵营井然有序,自然会怀疑“诸葛亮是否诈死诱敌”。这种对未知的恐惧,加上过往的失败阴影,让他选择了保守策略。这就像生活中有人用“我认识某某大佬”来吓唬对手,本质上是在放大对方内心的不安。
现代职场中也能看到类似场景。比如某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突然离职,管理层却对外宣称“所有项目照常推进”,竞争对手可能因此放缓进攻节奏——这就是“死诸葛走生仲达”的现实版演绎。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种策略更像双刃剑:短期震慑有效,但长期仍需真实实力支撑,否则就像气球终究会被戳破。
有趣的是,这个成语还能用在反向思维中。曾有位创业者分享,当同行质疑其团队资历时,他坦然回应:“我们确实没有十年经验,但正因如此,我们更敢打破常规。”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坦诚,反而消解了对手的“心理威慑战术”。可见,面对“死诸葛走生仲达”式的压力,保持独立思考比盲目恐慌更重要。
历史典故的价值,在于它总能映照当下。下次遇到有人试图用“权威光环”压制你时,不妨先深呼吸,像破解魔术一样观察对方的底牌:究竟是确有实力,还是仅仅在挥舞诸葛亮的羽毛扇?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冷静判断与创造性应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