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ǐ wáng wú rì
成语解释:无日:没有多少日子。死期将近。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密传》:“今兵众既多,粮无所出,若旷日持久,则人马困弊,大敌一临,死亡无日矣!”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死亡無日
英文翻译:Dead and dead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亡:[wáng]1.逃:逃亡。流亡。2.失去:亡佚。亡羊补牢。3.死:伤亡。死亡。4.灭:灭亡。亡国奴。救亡。兴亡。[wú]古同“无”,没有。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日:1.太阳:日出。日落。2.指日本:日圆。日语。3.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跟“夜”相对):日班。日场。日日夜夜。夜以继日。4.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昼夜;天:今日。明日。改日再谈。5.用于计算天数:十日。多日不见。6.每天;一天天:日记。日产量。日新月异。生产日有增加。经济日趋繁荣。7.泛指一段时间:往日。来日。昔日。8.特指某一天:假日。生日。国庆日。9.姓。
说到"死亡无日"这个成语,可能不少人会感觉陌生。其实它字面意思是"死亡不知哪天到来",常用来形容处境危险或生命无常的状态。比如当我们看到有人长期作息混乱时,可以说:"你这般熬夜加班,简直是死亡无日的生活方式。"
有人可能要问:这个成语是不是太消极了?其实不然。古人创造这个词的本意,是提醒我们正视生命有限性。就像医生常说的:"别仗着年轻透支身体,死亡无日并非恐吓,而是健康预警。"这反而能促使我们更珍惜当下。
记得有位马拉松跑者说过:"每次训练我都当作死亡无日的最后冲刺。"这种将危机感转化为行动力的态度,让成语焕发出新意。生活中那些坚持晨练的老人家,何尝不是在用行动反驳"死亡无日"的预言?
现代人常陷入两种极端:要么过度养生惶惶不可终日,要么彻底放纵今朝有酒今朝醉。依我看,真正理解"死亡无日"的人,会像园丁打理花园那样经营生活——既知道花期有限,又不耽误每日的浇水施肥。这种从容的紧迫感,或许才是应对无常的最佳态度。
有位癌症康复者的话令人深思:"确诊时真切感受到死亡无日,但正是这种觉悟让我重新发现了生活密度。"当我们将成语中的警示转化为生活的刻度,每个平凡的日子都开始闪烁特别的光彩。这种认知转变,或许比单纯恐惧死亡更有建设性。
观察自然界的启示也很有趣:樱花七日绽放,蝉虫七日鸣唱,它们的"死亡无日"反而成就了生命最美的绽放。人类虽拥有更长的生命周期,但若懂得像自然生物般专注当下的精彩,或许能活出更饱满的生命状态。这种认知,让古老的成语在现代语境中绽放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