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ù
  • ér
  • fēng
  • t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shù yù xī ér fēng bù tíng

成语解释: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同“树欲静而风不止”。

成语出处:宋·陈亮《祭凌存仲母夫人立》:“树欲息而风不停,子欲养而亲不待。”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分句;指身不由己

繁体字形:樹慾息而風不停

英文翻译:The tree wants to rest, but the wind doesn't stop

树欲息而风不停的意思

树:1.木本植物的通称:柳树。一棵树。2.种植;栽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3.树立;建立:建树。独树一帜。树雄心,立壮志。4.姓。

欲:1.欲望:食欲。求知欲。2.想要;希望:欲言又止。从心所欲。3.需要:胆欲大而心欲细。4.将要:摇摇欲坠。山雨欲来风满楼。

息:1.呼吸时进出的气:喘息。鼻息。一息尚存,此志不懈。2.消息:信息。3.停止:息怒。息兵。自强不息。偃旗息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4.休息:歇息。作息时间表。5.滋生;繁殖:蕃息。生息。6.利钱;利息:年息。月息。还本付息。7.指子女:子息。8.姓。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风:[fēng]1.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风级。风险。风波(喻纠纷或乱子)。风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风花雪月(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的的诗文)。2.像风那样迅速、普遍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3.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习俗:风气。风习。风物(某地特有的景物)。风尚(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4.消息,传闻:风传(chuán)(传闻)。闻风而动。5.表现在外的景象、态度、举止:风景。风度。风格(a.气度,作风;b.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艺术特色)。风骨(a.刚强的气概;b.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风致。风采(a.人美好的礼仪举止,亦作“丰采”;b.文采;c.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风骚(a.指举止轻佻,如“卖弄风风”,一般指妇女;b.中国的《诗经》和《楚辞》的并称)。6.指民歌、歌谣:国风(《诗经》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采风。7.中医学指某些疾病:风瘫。风湿。8.姓。[fěng]古同“”,讽刺。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停:1.停止;停留;停放:表停了。顺路到上海停了两天。汽车停在门口。2.妥帖:停妥。停当。3.总份数中的一份:十停儿有八停儿是坏的。

成语评论

树欲息而风不停”这句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联想到自然景象,但它的深意其实藏在生活的点滴中。比如有人加班到深夜,刚想关电脑休息,突然又接到紧急任务——这时候是不是像极了“树想停下,风却不肯罢休”?这句成语的核心,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

举个例子,张阿姨退休后本想享受清闲,可儿子突然被外派,她不得不帮忙照顾孙子。她说:“原以为能种种花、跳跳舞,现在天天围着孩子转。”这种“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无奈,正是成语的现实写照。生活中,我们是否总在“想停下”和“被迫前进”之间反复拉扯?

有趣的是,有人反而在这种拉扯中找到平衡。比如程序员小王,项目连轴转时,他选择每天早起半小时练瑜伽。他说:“风不会停,但树可以长得更结实。”这让我想到,或许成语不是要我们对抗外力,而是学会在动态中调整姿态。就像冲浪者借浪前行,关键在于如何借力使力。

观察身边会发现,年轻人用“碎片化休息”应对忙碌,上班族用“番茄工作法”切割任务,这些都是在“风不停”时的智慧应对。有个观点很有意思:风从未承诺会停歇,但树木年复一年年轮增长,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成长?与其焦虑无法控制的外界,不如专注自己能把握的节奏。

下次遇到“树欲息而风不停”的处境时,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想:风带来的不只是干扰,也可能是推动力。就像风筝需要风力才能翱翔,生活中的突发状况有时反而能激发潜能。当我们学会与风共舞,那句古老的成语,便不再是叹息,而化作前行的节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