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ū nǎo jiāo xīn
成语解释:谓竭尽心力。
成语出处:《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是留东同人枯脑焦心日夜经营者也。”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枯腦焦心
英文翻译:A dead head
枯:1.(植物等)失去水分:枯萎。枯槁。枯草。枯骨。2.(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枯井。海枯石烂。3.肌肉干瘪:枯瘦。4.没有生趣;枯燥:枯坐。5.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枯。茶枯。麻枯。6.姓。
脑:1.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脑髓。脑子(a.脑;b.指思考、记忆等能力)。脑筋。脑海。脑际。脑壳。脑颅。脑神经。脑下垂体。脑积水。脑溢血。电脑。2.头:脑袋。脑壳。头昏脑胀。脑满肠肥。3.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脑儿。4.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脑。薄荷脑。
焦:1.火候过大或火力过猛,使东西变硬变脆或烧成炭样:烤得又焦又脆。衣服烧焦了。2.由于缺少水分,变得干枯、干燥:焦渴。唇焦舌燥。3.着急:心焦。焦急。4.指焦炭:炼焦。5.焦耳的简称。
心:1.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人的心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内部有四个空腔,上部两个是心房,下部两个是心室。心房和心室的舒张和收缩推动血液循环全身。也叫心脏。2.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等:心思。心得。用心。谈心。一心一意。你心想到哪里去了?3.中心;中央的部分:江心。圆心。重心。4.二十八宿之一。5.姓。
“枯脑焦心”这个成语,你听过吗?它形容一个人因为过度思考或焦虑,导致大脑像干枯了一样迟钝,内心像被火烧一样煎熬。比如:“方案交稿前夜,他枯脑焦心地坐在电脑前,愣是憋不出一个字。”这时候的“枯脑焦心”像不像你考前复习到崩溃的状态?
有人问:“这成语和‘绞尽脑汁’有啥区别?”其实两者都描述费尽心思,但“枯脑焦心”更强调因过度消耗带来的痛苦感。比如团队讨论时,有人突然说:“别枯脑焦心了,咱们换个思路试试!”——这句话既承认了思考的艰难,又暗示需要跳出死胡同。
生活中哪些场景容易触发这种状态?比如新手妈妈凌晨三点查育儿攻略,程序员调试总报错的代码,作家面对空白文档咬笔杆。这时候的“枯脑焦心”就像卡住的齿轮,越使劲越转不动。但换个角度看,这种煎熬往往孕育着突破——就像挤牙膏般的写作过程,最终可能诞生惊艳的文章。
为什么现代人更容易“枯脑焦心”?信息爆炸时代,选择焦虑和完美主义作祟。有人为了策划一场求婚,翻遍200个案例还是举棋不定。其实不妨学学老木匠:与其纠结哪种榫卯最精巧,不如先锯出第一块木板。行动本身就能缓解思维僵局。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关注思维健康。就像手机需要定期清理缓存,大脑也需要适时放空。下次感觉“枯脑焦心”时,或许可以试试:关掉电脑去散步,把问题晾半小时,说不定灵感就像晾衣绳上的水珠,在阳光下自然蒸发又凝结成新的形态。
面对复杂任务时,与其在焦虑中空转,不如拆解目标。就像吃西瓜不用一口吞,切成小块更轻松。当你把“完成年度报告”分解成“先列三个小标题”,那种“枯脑焦心”的压迫感就会像退潮的海水,逐渐让出思考的沙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