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ū mù fā róng
成语解释:枯萎的树木恢复生机。比喻衰亡的事物重获新生。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夫辩言之艳,能使穷泽生流,枯木发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垂死的事物得新生
繁体字形:枯木發榮
英文翻译:Withered wood prospers
枯:1.(植物等)失去水分:枯萎。枯槁。枯草。枯骨。2.(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枯井。海枯石烂。3.肌肉干瘪:枯瘦。4.没有生趣;枯燥:枯坐。5.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枯。茶枯。麻枯。6.姓。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发:[fā]1.送出;交付:发货。分发。印发。发了一封信。2.发射:发炮。百发百中。3.产生;发生:发芽。发电。发水。发病。4.表达:发表。发布。发誓。发言。发议论。5.扩大;开展:发展。发扬。发育。6.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发家。暴发户。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7.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面发了。发海参。8.放散;散开:发散。挥发。蒸发。9.揭露;打开:发现。揭发。发掘。10.姓。[fà]头发:毛发。须发。白发。假发。理发。
荣:1.草木茂盛:欣欣向荣。本固枝荣。2.兴盛:繁荣。3.光荣(跟“辱”相对):荣誉。荣耀。虚荣。荣获冠军。4.姓。
枯木发荣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想象你路过一片焦黑的树林,突然发现烧焦的树干上冒出了嫩绿的新芽。这时候就可以说:"这场山火过后,枯木发荣的景象给受灾村民带来了希望。" 自然界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常常成为人们走出困境的精神图腾。
为什么说这个成语特别适合职场故事?有位程序员被裁员后,用积蓄开了家社区编程教室。当他教孩子们做出第一个动画时,就像"老树发新枝,枯木发荣"般找到了人生新方向。这里既保留了原意,又赋予了现代社会的解读空间。
有人会问:枯木发荣和东山再起有什么区别?前者更强调内在生命力的复苏,比如某非遗手工艺通过直播带货重获新生;后者侧重外在地位的恢复。就像景德镇的老窑口,在年轻匠人手中"枯木发荣",这种转型比单纯复出更有文化穿透力。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运用?见过最妙的例子是家长把孩子的游戏账号变成学习奖励机制。当那个沉迷手游的初中生主动要求"用英语考试成绩兑换游戏时长"时,正是"枯木发荣"的现实演绎——看似有害的事物转化成了成长动力。
这个成语在当代最动人的应用,或许是用来形容城市更新。上海石库门改造项目中,百年老宅里长出透明玻璃房,传统砖墙与现代线条对话。这种新旧交融的生机,比推倒重建更能体现"枯木发荣"的智慧。
最近注意到个有趣现象:社区菜市场接入生鲜电商后,摊主们自发组织直播带货培训。当六十岁的卖菜阿姨用VR展示蔬菜种植过程时,分明看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枯木发荣"的鲜活案例。这种生命力,往往萌发于最意想不到的缝隙。
有个思考值得分享:我们是否过度追求"常青树"而忽视了"枯木"的价值?就像沙漠里的胡杨林,活着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或许真正的生命力,既在于青葱时的繁茂,也包含枯槁时孕育新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