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yǎo wú zōng jì
成语解释:见“杳无踪迹”。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繁体字形:杳無蹤跡
英文翻译:disappear without a trace
杳:远得看不见踪影:杳然。杳无音信。杳无踪迹。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踪:脚印;踪迹:踪影。失踪。跟踪。无影无踪。
迹:1.留下的印子;痕迹:足迹。血迹。笔迹。踪迹。2.前人遗留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古迹。陈迹。事迹。史迹。3.形迹:迹近违抗(行动近乎违背、抗拒上级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