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ù xiū zì hǎo
成语解释:犹言束身自修。
成语出处: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天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坏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束修自好
英文翻译:Self cultivation
束:1.捆绑;系(jì):束缚。腰束皮带。2.量词。用于捆起来的东西:一束鲜花。3.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约束。拘束。束手束脚。4.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花束。光束。5.事情的结末:收束。结束。6.姓,作姓氏,仍然读作“shù”。山东汶上城东有"朿"姓,音同捆,与束不同。
修:1.修饰:装修。修辞。2.修理;整治:修车。修桥补路。一定要把淮河修好。3.写;编写:修函。修史。修县志。4.(学问、品行方面)学习和锻炼:修养。修业。进修。这学期多修了两门课。5.修行(迷信):修炼。修仙。6.兴建;建筑:修建。修水库。新修了一条铁路。7.剪或削,使整齐:修树枝。修指甲。8.指修正主义:反修防修。9.姓。10.长;高:修长。修竹。
自:1.自己:自动。自卫。自爱。自力更生。自言自语。自告奋勇。自顾不暇。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3.姓。4.从;由:自小。自此。自古。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好:[hǎo]1.优点多的;使人满意的(跟“坏”相对):好人。好东西。好事情。好脾气。庄稼长得很好。2.合宜;妥当:初次见面,不知跟他说些什么好。3.用在动词前,表示使人满意的性质在哪方面:好看。好听。好吃。4.友爱;和睦:友好。好朋友。他跟我好。5.(身体)健康;(疾病)痊愈:体质好。身子比去年好多了。他的病好了。6.用于套语:好睡。您好走。7.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计划订好了。功课准备好了。外边太冷,穿好了衣服再出去。坐好吧,要开会了。8.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束等语气:好,就这么办。好了,不要再说了。9.反话,表示不满意:好,这一下可麻烦了。10.用在形容词前面问数量或程度,用法跟“多”相同:哈尔滨离北京好远?[hào]1.喜爱(跟“恶”wù相对):嗜好。好学。好动脑筋。好吃懒做。他这个人好表现自己。2.常容易(发生某种事情):刚会骑车的人好摔跤。
“束修自好”这个词听起来文绉绉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小李刚入职一家公司,同事悄悄暗示他:“给领导送点礼,升职更快。”小李却摇摇头说:“我想靠能力证明自己。”这种拒绝走捷径、坚持原则的态度,就是“束修自好”的典型表现。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讲效率,这么做会不会吃亏?比如王阿姨的邻居总爱占公共区域堆杂物,她却坚持只使用自家空间,还主动打扫楼道。时间久了,邻居反而主动找她道歉。你看,克制贪念短期看像是“吃亏”,长期却能赢得尊重——这种“延迟满足”恰恰是“束修自好”的智慧。
为什么这个词在今天仍有意义?想象大学生小张的例子:小组作业时有人提议抄袭网上的内容,他顶着压力说:“咱们自己写,哪怕分数低点也踏实。”结果他们的原创报告反而被老师当作范文。这说明“束修自好”不是死板,而是对底线的守护,这种态度在浮躁的环境里反而会成为竞争力。
有人认为严格要求自己会活得很累,其实不然。就像健身爱好者每天自觉锻炼,起初需要意志力,但养成习惯后反而乐在其中。同样,当“束修自好”成为生活方式,就不再是负担,而会成为抵御诱惑的“精神肌肉”。特别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过滤干扰、专注自我成长的人,往往走得更稳更远。
最后看个有趣的对比:两个水果摊主面对烂掉的水果,一个掺在好水果里卖,另一个宁可直接扔掉。三个月后,后者积累了更多回头客。这个选择背后,正是“束修自好”价值观的胜利——它看似让利,实则是更高明的生存策略。或许当我们不再计较眼前得失,才能真正体会这个词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