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í
  • zhòng
  • shé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mù zhí zhòng shéng

成语解释:中:符合、合乎;绳:木匠用以取直,浸满墨汁的线绳。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

成语出处:战国·赵·荀况《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木材很直

繁体字形:木直中繩

英文翻译:Wooden straight middle rope

木直中绳的意思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直: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笔直。马路又平又直。你把铁丝拉直。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直升机。把标杆立直。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相对):直行的文字。屋子很大,直里有两丈,横里有四丈。4.挺直;使笔直:直起腰来。5.公正的;正义的:正直。理直气壮。6.直爽;直截:直性子。心直口快。直呼其名。他嘴直,藏不住话。7.汉字的笔画,即“竖1”8.一直;径直;直接:直达。直到。直哭了一天。直朝村口走去。9.一个劲儿;不断地:他看着我直笑。我冷得直哆嗦。10.姓。

中:[zhōng]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中央。华中。居中。2.指中国:中文。古今中外。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中。水中。山中。心中。队伍中。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中指。中锋。中年。中秋。中途。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农。中学。中型。中等。6.不偏不倚:中庸。适中。7.中人:作中。8.适于;合于:中用。中看。中听。9.成;行;好:中不中?。这办法中。饭这就中了。10.姓。[zhòng]1.正对上;恰好合上:中选。猜中了。三枪都打中了目标。2.受到;遭受:中毒。中暑。胳膊上中了一枪。

绳:1.用各种纤维或金属丝拧成的条状物。2.特指木工用的墨线。引申指标准,再引申指按一定标准去制裁:绳墨。绳之以法。3.继续。

成语评论

木直中绳”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其实它出自《荀子·劝学》,原意是说笔直的木材能符合木匠的墨线标准,现在多用来比喻人通过教育或引导变得正直、守规矩。比如老张发现儿子沉迷游戏,他每天抽半小时陪孩子读历史故事,三个月后孩子主动放下手机说:“爸爸,我想学书法。”这不就是典型的“木直中绳”吗?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还需要这种“被矫正”的成长方式吗?看看新人小王的例子就明白了。刚入职时他总爱自作主张改方案,带教师傅没有直接批评,而是带他参加客户见面会。当听到客户说“我们需要专业建议,不需要天马行空”时,小王恍然大悟,现在已经成为部门最懂客户需求的骨干。这个过程就像树木生长需要园丁修剪,既保留个性又符合规范。

这个成语是否意味着要完全抹杀个性呢?恰恰相反。就像小区里的歪脖子树,物业没有砍掉它,而是在旁边加了支撑架,现在反而成了孩子们最爱的“童话树”。这说明真正的“中绳”不是机械服从,而是找到个人特点与社会需求的平衡点。我见过不少创业者,正是把看似叛逆的想法用专业方法落地,最终成就独特的事业。

或许你会好奇:在强调个性化的时代,这个古训还有现实意义吗?观察下健身房的私教课程就明白了。好教练不会让所有人做同样动作,而是根据学员的体态特征调整训练方案。就像有人需要矫正驼背,有人需要改善O型腿,但核心都是让身体回归健康状态。这种因人而异的“矫正”,或许才是“木直中绳”在现代社会的最佳诠释。

有次在陶艺工作室看到个有趣现象:新手们捏的陶坯歪七扭八,但经过转盘旋转和手指引导,渐渐都变成了圆润的器皿。老师傅说:“泥土自己知道该往哪走,我们只是帮它找到方向。”这句话让我想到,真正的教育或许就像制陶,不是强行改变本质,而是唤醒事物内在的可能性。这种理解下的“木直中绳”,更像是点亮而非塑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