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ù xiǔ bù diāo
成语解释:朽:烂;雕:雕刻。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不可造就
成语出处:《九州春秋》:“夫木朽不雕,世衰难佐,将军虽欲委忠难佐之朝,雕画朽败之木,犹逆坂而走丸,必不可也。”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定语、宾语;指人不可造就
繁体字形:木朽不雕
英文翻译:Wood is immortal
木:1.树木:伐木。果木。独木不成林。2.木头:枣木。榆木。檀香木。3.棺材:棺木。行将就木。4.质朴:木讷。5.反应迟钝:木然。木头木脑。他反应有点木。6.麻木:两脚冻木了。舌头木了,什么味道也尝不出来。7.姓。
朽:1.腐烂:腐朽。2.衰老:老朽。
不:[bù]1.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经济。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法。不规则。3.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他知道吗?——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他现在身体好不?5.用在动补结构中间,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拿不动。做不好。装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边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钱不钱的,你喜欢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选择:晚上他不是看书,就是写文章。8.a)在去声字前面,“不”字读阳平声,如“不会”、“不是”。b)动词“有”的否定式是“没有”,不是“不有”。[fǒu]相当于“否”
雕:1.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雕版。雕漆。雕花。雕塑。2.指雕刻艺术或雕刻作品:石雕。玉雕。浮雕。3.有彩画装饰的:雕梁画栋。4.姓。5.鸟,嘴呈钩状,视力很强,腿部有羽毛,是猛禽。种类较多,如金雕、海雕等。
“木朽不雕”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已经衰败到无法挽救的地步。比如有人会说:“这孩子沉迷游戏、逃避学习,真是木朽不雕了。”但这句话真的客观吗?我们需要先问自己:这个成语是否暗含对他人潜力的否定?
举个例子,某公司主管曾抱怨:“团队里的小王连基础表格都做不好,简直是木朽不雕。”结果三个月后,小王主动报名数据分析课程,成为部门效率提升的关键人物。这说明“朽木”可能只是暂时被灰尘覆盖,擦干净后依然能成材。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是否存在使用误区?实际上,它常被误用于短期观察的结果。就像老园丁知道,表面枯黄的树枝可能正在酝酿新芽。人类的发展具有非线性特征,用固定标签判断他人成长性,容易造成认知偏差。
我曾在支教时遇到个“问题学生”,所有老师都说他“没救了”。但当发现他对机械维修感兴趣后,我们引导他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后来他竟获得了省级创新比赛奖项。这让我坚信,所谓的“不可雕”往往源于观察者的视角局限。
现代社会更应警惕这类成语的滥用。心理学研究显示,当人被贴上负面标签时,其行为有35%的概率会向标签方向靠拢。与其判断“能不能雕”,不如思考“用什么方式雕”。就像紫砂壶艺人从不嫌弃泥料粗糙,他们专注的是如何让材料展现独特美感。
下次遇到看似“木朽不雕”的情况时,不妨试试这句话:“暂时没找到合适的雕刻刀而已。”转变表述方式,既保留了成语的警示作用,又为改变预留了可能性空间。毕竟,连海底的沉木都能成为收藏家眼里的珍宝,关键在于发现价值的眼睛。